[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0490.5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9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江本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曾太平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检测器 控制模块 电流调节器 分析模块 工作电流 新型智能 电器 调节器 电流信息 分析对比 检测开关 开关关闭 开关连接 控制电流 检测 流通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开关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有电流检测器、电流调节器、分析模块,所述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开关上流通的电流的大小,所述电流调节器用于调节通过该开关上的电流的大小;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对比电流检测器和电流调节器上的电流信息,当电流检测器检测的值在规定的时间内均低于改开关所控制的电器的工作电流值,控制模块控制该开关关闭;当电流检测器检测的值在规定的时间内均高于改开关所控制的电器的工作电流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流调节器降低该开关处的电流值,并保证该电器正常工作。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阶梯式电价政策的推广,如何更合理的安排用电,及时获取用电量信息成了广大用户关心的问题。传统的电力系统设备功能较为单一,不能满足用户的上述需求。因此,如何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家庭里面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这些电器都一直连接在家庭电网上,有些电器虽然没有在工作,其实际处于休眠状态,仍然有一定的功耗,长时间的处于休眠状态也损耗了一定的电量,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开关不能有效的对接入的电器进行控制,消耗较多能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解决开关的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流检测器将在该位置的流通的电流的大小发送给控制模块;
(2)控制模块通过分析模块将该路段的额定工作电流与检测的电流相对比,若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低于额定工作电流,则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断开;
(3)若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高于额定工作电流,则控制模块控制电流调节器降低该路段的电流,使其电流为额定工作电流,保证正常工作;
(4)控制模块还连接有无线模块,移动终端与无线模块连接,人们通过无线模块控制开关开闭。
所述步骤(2)中的规定时间为5分钟。所述步骤(3)中的规定时间为1分钟。
本发明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有电流检测器、电流调节器、分析模块,所述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开关上流通的电流的大小,所述电流调节器用于调节通过该开关上的电流的大小;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对比电流检测器和电流调节器上的电流信息,当电流检测器检测的值在规定的时间内均低于改开关所控制的电器的工作电流值,控制模块控制该开关关闭;当电流检测器检测的值在规定的时间内均高于改开关所控制的电器的工作电流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流调节器降低该开关处的电流值,并保证该电器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本装置在使用时,在各个开关上均设置有电流检测器、电流调节器,电流检测器将在该位置的流通的电流的大小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分析模块将该路段的额定工作电流与检测的电流相对比,若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低于额定工作电流,则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断开;若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高于额定工作电流,则控制模块控制电流调节器降低该路段的电流,使其电流为额定工作电流,保证正常工作。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有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通过移动终端可直接远程控制开关的开闭,更便于使用以及节约能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在使用时,能有效的控制不同的线路的使用情况,对于闲置的电器能自动控制其关闭,并且对于电流较高的也能有效的进行调节,能有效的节约效率,便于使用;
2、本发明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可通过移动终端远程进行控制,更便于长期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江本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江本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0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