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炭藓贮藏催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0025.1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4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付玉嫔;李思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A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炭藓 塑料袋 催芽 贮藏催芽 潮湿 发芽率 种子发芽率 袋口密封 清水浸泡 透气性好 阳光照射 种子露白 培养箱 易分离 翻动 保湿 发霉 放入 透气 小粒 播种 挤出 取出 保存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泥炭藓贮藏催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干泥炭藓用清水浸泡至完全发开,挤出多余水分,泥炭藓的含水量在85%~88%;将潮湿泥炭藓和种子按照3: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塑料袋中,放好后在上面铺一层潮湿泥炭藓保湿,将塑料袋袋口密封,间隔10天打开塑料袋翻动透气;将装有泥炭藓和种子的塑料袋放在4℃以下保存,需要催芽时,取出放置在室温下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或培养箱中催芽,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本发明解决了顽拗型种子和小粒型种子的运输、贮藏催芽问题;采用泥炭藓作为催芽介质,透气性好,湿度易控制,种子和介质不会发霉;种子和介质易分离,发芽率高,种子发芽率均可达到95%以上,需要催芽的种子均可采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木种子贮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泥炭藓贮藏催芽方法。
背景技术
林木种子是森林植被恢复、木材利用、林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其重要的物质基础。如何确保有效利用林木种子是保护生物学领域和森林培育学领域的重要技术关键。大部分林木种子存在休眠、发芽困难、发芽慢等问题,尤其是顽拗性种子不耐干藏、易脱水变质,处理不当将影响种子的发芽能力,降低种子活力。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湿沙贮藏催芽法,该方法存在如下不足:①基质的干湿度不好控制,催芽历时长,基质易发霉;②基质透气性不好,种子易发霉腐烂,需要经常翻动,操作复杂,尤其是用于培养箱中种子萌发实验,特别不好控制种子霉变的情况;③发芽历时长,整齐度不高;④用湿沙作介质,小粒种子操作不便。⑤基质沉重,对于采收后需立即保湿贮藏的一些顽拗型种子,不便远距离携带或运输。
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知度的提高,大量的资源植物成为了人们逐利的对象,甚至大肆掠夺野生资源,很多物种正走向灭绝或被人工扩大繁殖,物种的繁殖变得非常重要,种子作为一切物种的根本,保持种子的活力,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野生资源,也可以极大的提高人工培育森林植物的效率。而现有的技术方法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或仅对于部分种子适用。很多种子具有休眠、不耐干藏或发芽困难等问题,需要采用正确的贮藏方法或贮藏催芽法,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和整齐度。目前常用的催芽方法为湿沙层积催芽、温水浸种等方法,以湿沙作为介质,对于一些小粒型种子,或顽拗型种子需远距离运输或贮藏,或催芽处理时间长的种子来说存在操作不便、管理不便、易霉变、时间长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新的方法和新的介质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炭藓贮藏催芽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泥炭藓贮藏催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泥炭藓准备:取干泥炭藓,用清水浸泡至完全发开,捞出放入网袋中,挤出多余水分,泥炭藓的含水量在85%~88%,备用;
S2,种子预处理:对需要催芽的种子进行预处理;
S3,装袋混合:准备塑料袋,将潮湿泥炭藓和种子按照3: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塑料袋中,放好后在上面铺一层潮湿泥炭藓保湿,将塑料袋袋口密封,间隔10天打开塑料袋翻动透气;
S4,贮藏、催芽:将装有泥炭藓和种子的塑料袋放置在4℃以下保存,需要催芽时,取出放置在室温下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或培养箱中催芽,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进一步地,S2中,种子预处理时,根据种子的特性进行预处理,种子预处理包括浸种或机械破皮,种子无需特意消毒。
进一步地,在S3中,装袋混合时,如为小粒种子,需用医用消毒过的纱布清水浸湿或无纺布袋浸湿,挤干水分,将润湿的纱布双层折叠再平铺,将细小的种子均匀铺在一半湿纱布上,铺好后,将另一半纱布反折回来盖在种子上;在塑料袋底部先铺上一层处理好的潮湿泥炭藓,然后将包好种子的纱布平放到铺好的泥炭藓上面,再在纱布上面铺上一层泥炭藓,铺好后再放一层包有种子的纱布,再放泥炭藓,如此反复放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未经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0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药剂处理的紫椴种子催芽方法
- 下一篇:一种薏仁米快速萌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