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性能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9252.2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8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励安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曼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2266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性能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性能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壳体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插接有稳固龙骨,所述箱体一侧外壁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铰链,且箱体通过连接铰链连接有箱盖,且箱盖一侧外壁粘接有密封圈,所述箱体内壁套接有阻燃壳体,且阻燃壳体内壁粘接有吸潮垫,所述箱体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减震弹簧。本发明可以避免电池本体在箱体内部受到碰撞或者挤压而导致变形,有效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导热柱和散热板的设置可以将电池本体产生的热量及时地散发出去,避免箱体内部的电池本体起火,减震弹簧可以防止电池本体产生剧烈的晃动,为电池本体提供良好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性能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单独或多个驱动系共同提供。因各个组成部件、布置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混合动力汽车有多种形式,氢发动机汽车是以氢发动机为动力源的汽车。一般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柴油或汽油,氢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气体氢,目前的电动汽车在安装电池时,不能对电池提供良好的保护,而电池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安全性能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性能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壳体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插接有稳固龙骨,所述箱体一侧外壁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铰链,且箱体通过连接铰链连接有箱盖,且箱盖一侧外壁粘接有密封圈,所述箱体内壁套接有阻燃壳体,且阻燃壳体内壁粘接有吸潮垫,所述箱体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池本体,且电池本体顶部外壁与箱体顶部内壁之间留有五到十厘米间隙,所述电池本体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接线柱,且接线柱外壁套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位于箱体外部,且箱体顶部外壁开设有与连接线相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电池本体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座。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导热柱,且导热柱顶部外壁焊接有散热板,散热板位于箱体外部,且箱体外壁开设有与导热柱相适配的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的数量为六到二十个,且六到二十个减震弹簧等距离均匀分布在箱体的底部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外壁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稳固板,且稳固板顶部外壁开设有稳固孔,稳固孔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稳固螺钉。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二到六个,且二到六个安装座等距离均匀分布在电池本体的顶部外壁。
优选的,所述箱盖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顶部内壁焊接有套筒,套筒内壁套接有转杆,转杆外壁焊接有手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有稳固龙骨,稳固龙骨设置在箱体的壳体内壁,能显著提高箱体的耐挤压以及耐碰撞性能,电机本体安装在箱体内部时,箱体的耐挤压以及耐碰撞性能可以避免电池本体在箱体内部受到碰撞或者挤压而导致变形,为电池本体提供良好的保护,有效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曼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曼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9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