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9101.7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2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喜;杜保珠;赵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苏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31/02;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无刷电机 探针 绝缘尼龙 三相输入 输出口 控制板检测 标准电机 电机模块 接口模块 控制模块 探针支架 控制板 气缸 脉冲放大电路 线序检测电路 电路板损坏 自动检测线 断电电路 放电电路 气缸带动 上下运动 拔插 带电 上电 显示屏 下行 电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检测装置,包括电机模块,接口模块、控制模块、PLC控制器,显示屏;所述电机模块包括标准电机、三相输入口,所述标准电机与三相输入口相连,所述接口模块包括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三相输出口、探针支架,所述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与三相输出口相连,所述探针支架包括气缸、绝缘尼龙板、探针,所述探针布置于绝缘尼龙板,所述绝缘尼龙板由气缸带动上下运动,所述探针后端通过电线与三相输入口相连,气缸下行后探针前端与三相输出口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线序检测电路、上电断电电路、脉冲放大电路。本发明自动检测线序错误,通过放电电路避免了带电拔插所造成的电路板损坏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尤其涉及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检测装置,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的检测,主要通过将其焊接组装到电机以后进行整体性能检测。而对组装之后的电路板组件,包括PCB板、线束组件的检测采取分步检测的方法。现有的检测直流无刷电机及控制板的检测装置和方法,是在电路板贴片以及各线束组件线序正确的前提下进行的。未考虑电源线接反、贴片元器件损坏、贴错的情况,贸然上电测试易造成测试系统、电路板损坏崩溃,及造成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检测技术,未考虑电路板测试断电后由于电容充电存在残余电量,测试结束后带电拔插,存在元器件损坏的风险。
为此,现有的检测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的技术及装置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检测装置,克服现有测试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检测技术分步检测线束线序与电路板性,效率低下,并且存在不放电造成电路板损坏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检测装置,包括电机模块1,接口模块2、控制模块3、PLC控制器4,显示屏5;所述电机模块1包括标准电机11、三相输入口12,所述标准电机11与三相输入口12相连,所述接口模块2包括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21、三相输出口22、探针支架23,所述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21与三相输出口22相连,所述探针支架23包括气缸231、绝缘尼龙板232、探针233,所述探针233布置于绝缘尼龙板232,所述绝缘尼龙板232由气缸231带动上下运动,所述探针233后端通过电线与三相输入口12相连,气缸231下行后探针233前端与三相输出口22相连;所述控制模块3包括线序检测电路31、上电断电电路32、脉冲放大电路34;所述脉冲放大电路34与PLC控制器4相连,所述PLC控制器4与显示屏5相连;所述线序检测电路31包括第一阻抗检测表311、第二阻抗检测表312、第三阻抗检测表313、继电器KA4、继电器KA6、继电器KA7,所述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21的Vm 端、GND端经继电器KA4与第一阻抗检测表311相连,所述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21的VCC端、GND端经继电器KA6与第二阻抗检测表312相连,所述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21的VCC端、VSP端经继电器KA7与第三阻抗检测表313相连,所述第一阻抗检测表311、第二阻抗检测表312、第三阻抗检测表313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PLC控制器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上电断电电路32包括多路电源321、继电器KA2、继电器KA3、继电器KA5,所述多路电源321的310V输出端经继电器KA2与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21的Vm 端相连,所述多路电源321的0V输出端经继电器KA3与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21的GND端相连,所述多路电源321的15V输出端经继电器KA3与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21的VCC端相连,所述多路电源321的6V输出端经继电器KA5与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21的VSP端相连;所述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板21的FG端输出计数脉冲,所述FG端与脉冲放大电路34相连。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苏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苏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9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