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9084.7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2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许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兴鸿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32 | 分类号: | H01B7/32;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时器 电缆主体 套环 检修 温度传感器 信号输出器 存储器 智能电缆 单片机 连接端 服务器 第二存储器 信号接收器 编号标签 人力资源 外界环境 智能记录 报警器 显示器 电脑 支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外侧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外侧设有编号标签,所述套环内部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一侧设有第一计时器以及另一侧设有第二计时器,所述第一计时器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计时器底部设有第一存储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第一存储器之间设有信号输出器,所述信号输出器的连接端设有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内部设有电脑,所述电脑的连接端设有信号接收器、显示器、第二存储器和报警器。本发明通过智能记录当前电缆主体外界环境以及使用时间,从而使得当前电缆主体可以得到及时检修的同时又不会造成人力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有效降低了检修难度、检修支出以及意外发生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电力行业越来越完善,电缆则是电缆行业中用于电力输送所必须的物品,电力检修人员每隔一定时间都需要对电缆进行检修以及更换,以便于避免因电缆老化导致电力输送出现问题的情况发生,现有的检修方式多采用人工进行检查,浪费人力的同时危险性也较高,同时现有电缆的设计也不利于检修过程的优化。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电缆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外侧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外侧设有编号标签,所述套环内部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一侧设有第一计时器以及另一侧设有第二计时器,所述第一计时器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计时器底部设有第一存储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第一存储器之间设有信号输出器,所述信号输出器的连接端设有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内部设有电脑,所述电脑的连接端设有信号接收器、显示器、第二存储器和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信号输出器与信号接收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与电脑通过信号输出器与信号接收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计时器、第二计时器、温度传感器、第一存储器和信号输出器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型号设置为M68HC16。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型号设置为DS18B20。
优选的,所述显示器设置为液晶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设置为声光报警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第一计时器实时记录当前电缆主体的使用时间,同时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当前电缆外界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范围或低于设定值时,第二计时器实时记录高温工作时间或低温工作时间,第一计时器与第二计时器将记录的数据均发送到单片机中,单片机将接收到的数据与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当前电缆主体的专属编号共同通过信号输出器发送服务器,服务器内部的电脑通过信号接收器对该数据进行接收,同时电脑对该数据进行判断,将第二计时器记录的使用时间翻倍后加上第一计时器记录的使用时间得到合计时间,当合计时间达到设定数值时,电脑将该数据以及当前电缆主体专属编号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显示器展示并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快速指派检修人员对当前电缆主体进行检修,通过智能记录当前电缆主体外界环境以及使用时间,从而使得当前电缆主体可以得到及时检修的同时又不会造成人力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有效降低了检修难度、检修支出以及意外发生的几率;2:编号标签的设置使得检修人员抵达当前电缆主体所在位置后可以通过观看编号标签来确定当前电缆主体是否为需要检修的电缆主体,避免因同一位置多根电缆导致检修人员检修错误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兴鸿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兴鸿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9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