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有耐盐能力的米根霉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8022.4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3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娄燕宏;诸葛玉平;宋付朋;王会;崔秀敏;孙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B09C1/10;C05F11/08;C12R1/845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能力 米根霉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米根霉(Rhizopus oryzae),该菌株已于2018年1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5267。本发明筛选分离得到的米根霉(Rhizopus oryzae)耐盐性好,在恶劣条件下尤其是高盐浓度环境下生存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在植物根际土壤中能够快速大量定殖,可用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能在盐胁迫下显著减缓盐害症状,增加植物的生物量从而促进其生长,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耐盐能力的米根霉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土壤盐碱化是当前威胁全球农业生产及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目前全球近50%的灌溉土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盐胁迫威胁,我国大约有9.9×107hm2的土地存在盐渍危害问题,而且受威胁面积正在逐年增加,导致区域生态恶化。在当今提倡生态效益为重的前提下,生物改良措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主要的生物改良措施有培育并种植耐盐碱的作物,以及耐盐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但是该类方法往往周期长、花费巨大,而且植物转基因方法还未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而采用微生物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属于盐碱地生物改良措施的一种新思路。微生物多少是地力或盐碱地的一个指标,但盐碱地微生物数量极少,主要原因是盐碱环境下不利于微生物生存,高浓度盐离子对微生物细胞造成脱水和对代谢产生抑制作用,这不仅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而且降低了微生物对盐碱地的生态修复效果。菌种是采用微生物对盐碱地进行生物改良的基础,目前限制盐碱地生物改良发展的瓶颈主要是高效菌种的选育问题,由于盐碱地土壤中微生物菌群种类数量相对较少,想要分离出目的菌种极为不容易实现,尤其是分离出能够耐受高盐的菌株。
米根霉(Rhizopus oryzae)是一种常见的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米根霉在酿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其能产生活性很强的淀粉酶,在酿酒工业中常用作淀粉质原料的糖化菌。米根霉在生长过程中还能够产生苹果酸、γ-氨基丁酸、乳酸、柠檬酸、富马酸等多种有机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但目前还未有关于米根霉耐盐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具有耐盐能力的米根霉。该米根霉能耐受10%以下盐浓度引起的盐胁迫和pH9.5以下的碱胁迫,可以有效的进行盐碱地土壤改良。
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耐盐能力的菌株是米根霉(Rhizopus oryzae),该菌株已于2018年1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5267。
所述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具有如下特征:
菌落稠密,最初呈白色,后变为黑褐色。假根发达,分枝呈根状。孢囊梗直立,与假根对生,呈褐色。囊轴呈球形、卵圆形,呈淡褐色。孢子囊呈球形,老后呈黑色。孢囊孢子呈椭圆形、球形,未见接合孢子。
含有所述米根霉(Rhizopus oryzae)或/和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的代谢物的菌剂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菌剂除包含米根霉(Rhizopus oryzae)或/和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的代谢物的外,还可包括辅料,如草炭、动物的粪便、各类作物的秸秆、稻草、花生皮等。
所述菌剂中,米根霉(Rhizopus oryzae)或/和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的代谢物可以被培养的活细胞、活细胞的发酵液、细胞培养物的滤液或细胞与滤液的混合物的形式存在。
所述菌剂的剂型可以为液剂、乳剂、悬浮剂、颗粒剂、粉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8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