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线程机器视觉的纺织布料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6728.7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6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新;张乐;庞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乐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线程 机器 视觉 纺织 布料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缝纫布料的检测方法,包括:设定标准两相邻缝纫孔位间的距离基准值,设定标准缝纫孔位的面积基准值;采用CCD摄像头采集图像,将采集的图像进行数据转换为像素数据;将所得的像素数据进行灰度值处理,纺织布料上的孔位显示为亮色斑点,并记录每个亮色斑点的坐标值;测量出相邻两个亮色斑点的距离,所述距离与距离基准值比较,若所述距离大于距离基准值则判断为漏打;比对所述亮色斑点的面积与面积基准值的大小,若所述面积小于面积基准值,则判定该孔位跳线;步骤四所处理的结果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控制分拣机构将跳线产品、漏打产品推入待检区域。本发明解决了人工肉眼检测布料跳线或漏打的难题,工作效率高,准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织布料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布料纺织缝纫过程中是否跳线的检测目前使用的检测方法为人工检测,布料经过缝纫之后由于外部原因会有跳线的风险,在使用过程由于这个原因会导致产品使用寿命降低,效果变差。当产品生产完成之后会有专门的检测人员对该批产品用肉眼进行检测,一天的检测次数在数十万次左右,检测效率可以说非常之低,而且误判率也居高不下,对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口碑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因此,亟待提出一种跳线自动检测装置来解决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布料纺织过程中是否跳线或者漏打的检测目前使用的检测方法为人工检测,布料经过缝纫之后由于外部原因会有跳线或者漏打的风险,在使用过程由于这个原因会导致产品使用寿命降低,效果变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检测效果好的纺织布料检测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线程机器视觉的纺织布料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定标准两相邻缝纫孔位间的距离基准值,设定一个标准缝纫孔位的面积基准值;
步骤二:采用CCD摄像头采集图像,将采集的图像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转换转换为像素数据;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的像素数据进行灰度值处理,纺织布料上的孔位显示为亮色斑点,并记录每个亮色斑点的坐标值;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亮色斑点通过X轴的方向从左到右依次排序起来,测量出相邻两个亮色斑点的距离,所述距离与距离基准值比较,若所述距离大于距离基准值则判断为漏打;比对步骤三所述亮色斑点的面积与面积基准值之间的大小,若所述面积小于面积基准值,则判定该孔位跳线;
步骤五:步骤四所处理的结果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控制分拣机构将跳线产品、漏打产品推入待检区域。
优选的是,还包括位于步骤五之后的跳线/漏打图片保存。
优选的是,所述灰度值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选定一个标准缝纫孔位亮色斑点的基准值,设定一个阈值;
(2)对所述像素数据的灰度值和标准缝纫孔位亮色斑点的基准值进行差分计算,所得差分计算的结果中选择绝对值小于所述阈值的像素点,显示为亮色斑点;
(3)对步骤(2)处理所得的图像设定增益值,提高对比度。
优选的是,所述灰度基准值为范围内的灰度值,所述增益值为2倍。
优选的是,所述阈值为10-30。
优选的是,所述CCD摄像头采集图像时所述CCD摄像头镜头的曝光调到最大。
优选的是,还包括在机床上设置一个标准位置点,设置一个所述CCD摄像头与所述标准位置点的标准距离,设置一个相机检测所述CCD摄像头与所述标准位置点间的距离,所述距离与所述标准距离不一致时计算机控制执行元件自动纠正。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人工肉眼检测布料跳线或漏打的难题,工作效率高,准确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乐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乐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6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