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类仪器管理设备、方法和多类仪器管理网络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45677.6 | 申请日: | 2018-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8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腾;朱平升;向铮;王子瑜;王晓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佐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35 | 分类号: | G06F21/35;G06F13/38;H04W4/8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类仪器 管理设备 仪器设备 实时数据 接口连接线 控制处理器 管理网络系统 射频识别器 无线收发器 认证信息 身份信息 读取 发送指令 分类整理 简单管理 使用权限 数据获取 同步发送 同步接收 异常分析 用户终端 预先存储 状态数据 分级 锁定 激活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类仪器管理设备、方法和多类仪器管理网络系统,该多类仪器管理设备包括:无线收发器、射频识别器、多类接口连接线和控制处理器;射频识别器读取用户的认证信息,并与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对比,当认证信息与身份信息一致时,多类仪器管理设备通过多类接口连接线发送指令激活仪器设备;控制处理器通过多类接口连接线同步接收仪器设备的实时数据,并对实时数据进行分级和分类整理,通过无线收发器同步发送至用户终端;控制处理器对实时数据进行异常分析,当实时数据中仪器设备的状态数据出现异常时,锁定仪器设备使用权限。本发明多类仪器管理设备,使用户更高效简单管理多种仪器设备,并简化数据的获取过程,提高数据获取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类仪器管理设备、方法和多类仪器管理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学、企业或科研机构的实验室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因其种类、厂商以及型号繁多,不同的仪器设备的接口均不相同,导致在进行实验时,若需要一系列不同的仪器设备同时运行时,其管理非常困难。
现有的解决方法则是使用转接头线将各仪器设备的接口进行统一,并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过多时,单个计算机设备无法提供多个接口连接仪器设备进行管理,必须使用多个计算机设备进行仪器设备的管理,导致仪器设备的管理非常复杂,并且仪器设备数据的获取过程非常繁琐,数据获取效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类仪器管理设备、方法和多类仪器管理网络系统,以管理多种不同接口的仪器设备,使用户可以更高效简单管理多种仪器设备,并简化仪器设备数据的获取过程,提高数据获取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类仪器管理设备,包括无线收发器、射频识别器、多类接口连接线和控制处理器;
所述射频识别器读取用户的认证信息,并与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对比,当所述认证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一致时,所述多类仪器管理设备通过所述多类接口连接线发送指令激活仪器设备;
所述控制处理器通过所述多类接口连接线同步接收所述仪器设备的实时数据,并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分级和分类整理,通过所述无线收发器同步发送至用户终端;
所述控制处理器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异常分析,当所述实时数据中仪器设备的状态数据出现异常时,锁定所述仪器设备使用权限。
优选地,所述多类接口连接线连接所述仪器设备的通信协议包括UART、SPI和IIC中至少一种通信协议。
优选地,所述控制处理器通过所述无线收发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查询指令,同步发送指定仪器设备的实时数据至所述用户终端。
优选地,所述仪器设备使用权限锁定时,排除所述仪器设备异常,所述射频识别器读取用户的认证信息并确认,解除所述仪器设备使用权限的锁定。
优选地,所述控制处理器在预先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数据查询指令时,锁定所述仪器设备的使用权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类仪器管理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多类仪器管理设备进行互联,进行实时数据的区块链结构存储,当至少一个多类仪器管理设备发生仪器设备的实时数据异常时,进行区块链内异常报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类仪器管理方法,包括:
读取用户的认证信息,并与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对比,当所述认证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一致时,发送指令激活仪器设备;
接收所述仪器设备的实时数据,并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分级和分类整理,发送至用户终端;
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异常分析,当所述实时数据中仪器设备的状态数据出现异常时,锁定所述仪器设备使用权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佐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佐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5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