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5512.9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6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黄之良;冯海楠;张积国;於建;向警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7 | 代理人: | 瞿卫军;王莹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结构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其在用于安装后保险杆的区域处包括依次成角度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线和第二面与第三面的交界线均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面在第一面和第三面之间具有平行于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线延伸的台阶,使得台阶的两侧拐点中的、靠近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线的一侧拐点与第一面之间的距离相同。该车身侧围结构能够有效改善车身侧围结构在用于安装后保险杠区域处的表面缺陷,提高车身侧围结构的表面质量,减少废品产生率,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一般的,汽车的整车侧面外观特征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侧围结构体现出来的,因此侧围结构是整车造型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整个车身开发中,侧围结构是设计周期最长、模具开发周期最长、工艺最复杂的零件,对其的质量要求非常高。
通常,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车身侧围结构的用于安装后保险杠的区域A处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深度,即外观表面S与下侧边缘F之间的距离H不同,如图中所示的H1、H2和H3。由于深度的不同,导致侧围结构在翻边成型过程中,容易使外观表面S和外观圆角C产生表面缺陷。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善车身侧围结构在用于安装后保险杠区域处的表面缺陷的车身侧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车身侧围结构在用于安装后保险杆区域的深度的不同导致在翻边成型过程容易产生外观表面和外观圆角缺陷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其在用于安装后保险杆的区域处包括依次成角度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线和第二面与第三面的交界线均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面在第一面和第三面之间具有平行于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线延伸的台阶,使得台阶的两侧拐点中的、靠近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线的一侧拐点与第一面之间的距离相同。
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台阶的两侧拐点中的、靠近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线的一侧拐点与第一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面在第一面和第三面之间的最小宽度。
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第一面和第三面分别从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线和第二面与第三面的交界线沿相反的方向延伸。
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台阶的阶差高度为3mm-5mm。
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一体成型。
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在第二面和第三面的翻边成型过程中形成台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如上任一项方案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其在用于安装后保险杆的区域处包括依次成角度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线和第二面与第三面的交界线均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面在第一面和第三面之间具有平行于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线延伸的台阶,使得台阶的两侧拐点中的、靠近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线的一侧拐点与第一面之间的距离相同。由此,由于台阶与第一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使得车身侧围结构在翻边成型过程中,可以对翻边料施加大小、角度相等的力,改善翻边成型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状况,从而保证此处的外观表面和外观圆角的成型质量,减少在翻边成型过程中产生表面缺陷,提高车身侧围结构的表面质量,由此可以减少废品产生率,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车身侧围结构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5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