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中间包保护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5448.4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5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虎;郭森林;魏鑫富;张胜涛;张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套管 结晶器 中间包 连铸中间包 烘烤 钢水 浇注 掉块 拉速 结晶器钢水液面 中间包滑动水口 钢水液面 高温浇注 工艺过程 炼钢工艺 浸入 连铸坯 折断 大包 调高 钢液 夹渣 下端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中间包保护工艺,涉及炼钢工艺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将中间包在烘烤位烘烤,烘烤结束移动至浇注位;b,在中间包下端中间包滑动水口处安装浸入结晶器中钢液的保护套管;c,由大包向中间包内注入钢水;d,中间包内钢水经由保护套管向结晶器内浇注;按时更换保护套管,更换保护套管时通过拉速盘手动操作将结晶器钢水液面调低,保护套管更换完成后通过拉速盘手动操作将结晶器内钢水液面调高。本发明及时地更换了保护套管,避免了经受长时间高温浇注造成的保护套管的损坏和保护套管出现折断或掉块等现象,避免了保护套管出的掉块等落入结晶器中,避免了连铸中间包保护工艺过程中会出现的连铸坯夹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工艺领域,尤其是一种中间包保护工艺。
背景技术
在连铸工艺中,拉钢的过程中会出现连铸坯夹渣,进而在轧钢形成初轧破料,最终造成损失。中间包是耐火材料容器,从钢包浇下来的钢水由中间包的水口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从提高经济效益和降低能耗方面考虑,有必要针对连铸中间包保护工艺提出一些措施进行改进。造成夹渣初轧破料的主要原因包括:中间包钢水温度过高;中间包钢水液面过低造成卷渣;更换保护套管过程结晶器口处有杂物掉入钢水中;更换保护套管时保护套管出现折断或掉块等现象;保护套管插入深度太浅从而引起卷渣;拔管、套管时通过拉速盘自动操作而并将结晶器钢水液面调低,保护渣没化干净就拔管,保护套管插入后保护渣加入太早,液面还没有稳定就加保护渣等。为避免夹渣初轧破料需要控制关键步骤的温度的同时加强对保护套管的保护,同时需要明确中间包的工艺步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铸中间包保护工艺,及时地更换了保护套管,避免了经受长时间高温浇注造成的保护套管的损坏和保护套管出现折断或掉块等现象,避免了保护套管出的掉块等落入结晶器中,避免了连铸中间包保护工艺过程中会出现的连铸坯夹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铸中间包保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中间包在烘烤位烘烤,烘烤结束移动至浇注位;
b,在中间包下端中间包滑动水口处安装下端浸入结晶器中钢液的保护套管;
c,由大包向中间包内注入钢水;
d,中间包内钢水经由保护套管向结晶器内浇注;
其特征在于,按时更换保护套管,更换保护套管时通过拉速盘手动操作将结晶器钢水液面调低,保护套管(2)更换完成后通过拉速盘手动操作将结晶器(3)内钢水液面调高。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控制中间包内液面得低于500mm。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中间包内钢水表面添加碳化稻壳覆盖剂,及时对中间包进行排渣,控制渣层厚度低于100mm。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更换保护套管前需要清理结晶器口和结晶器内杂物。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调整保护套管插入深度,保证保护套管插入液面80mm以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结晶器内钢水表面添加结晶器保护渣。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拆卸保护套管前必须先化渣,边化渣边把渣捞干净,待结晶器保护渣化完露出钢水液面再拆卸保护套管,安装完成保护套管(2)后需待液面稳定后再加入结晶器保护渣。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每4小时更换一次保护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54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