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凝汽器循环水处理阻垢效果的预测性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44903.9 | 申请日: | 2018-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5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屠斌杰;张留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铱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5/00 | 分类号: | C02F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200025 上海市黄***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阻垢效果 循环冷却水流量 凝汽器循环水 汽轮机排汽 循环冷却水 换热端差 应对措施 凝汽器 预测性 警示 预测 循环冷却水出口 循环冷却水处理 在线连续监测 工况变化 监控系统 非化学 温度差 物联网 云存储 云计算 监控 加药 结垢 阻垢 进口 警戒 电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凝汽器循环水处理阻垢效果的预测性监控方法,对涉及循环冷却水处理阻垢效果及工况影响的凝汽器主要参数,包括:换热端差、循环冷却水进口温度、循环冷却水出口温度、汽轮机排汽流量和循环冷却水流量等,以物联网的方式进行在线连续监测并实现云存储、云计算,预测换热端差和进出口水温度差“保持、向好或向差”的趋势;若向差,则预测达到警戒值的时间并排除循环冷却水进口温度、汽轮机排汽流量和循环冷却水流量等工况变化的影响,予以不同等级的警示,以便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本发明在采用非化学加药阻垢技术的条件下,实现了凝汽器结垢倾向的预测、研判和以及程度的警示,以便电厂专业人员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凝汽器循环水处理阻垢效果的预测性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属于凝汽器运行监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凝汽器是汽轮机的重要辅助设备,在火电站和核电站均有广泛运用。它通过换热将汽轮机的排汽冷凝成水供锅炉重新使用,还在汽轮机排汽处建立真空和维持真空,使机组的排汽尽可能膨胀做功,减少冷源损失。
凝汽器需要用循环冷却水带走热量,而循环冷却水需要处理,以起到阻垢等效果。如果凝汽管结垢,将会降低换热效果、增加供电煤耗率,甚至造成凝汽器冷却管的垢下腐蚀。因此,无论采用何种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法(如化学加药法、臭氧处理法等),都必须有效阻垢。一旦结垢,尽管可以采用高压水射流清洗、机械除垢、酸洗等方法予以补救,但往往会耗费大量资源,甚至造成长时间的发电设备停机。因此,不断监测循环水处理的阻垢效果(即预测结垢倾向,无结垢倾向即反映阻垢效果良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既能防患于未然,保障凝汽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又能降低电厂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现有的循环冷却水阻垢效果的监控技术,主要基于对循环水的水质进行某些指标的化学分析,如:极限碳酸盐硬度法、ΔA和ΔB法等,适用于化学加药水处理方法,但不适用于原理不同于化学加药的各种水处理新技术,从而限制了其发展和推广应用。而这些新技术由于全部或部分取代了化学加药,往往有节水、减排、防止化学残留物对水环境造成污染、节省电厂药剂采购和存储成本、降低电厂后续“零排放”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功效。
此外,现有技术的预测功能薄弱,缺乏与前沿IT技术密切结合的手段,不利于资源共享和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不利于水处理新技术的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循环冷却水处理阻垢效果的监控技术,不适用于非化学加药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导致非化学加药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阻垢效果无法进行有效监测;此外,现有技术的预测功薄弱,而且资源共享程度、数据挖掘深度及自动化程度较低。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铱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铱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4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