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轻抽水蓄能电站厂房振动的电站设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44500.4 | 申请日: | 2018-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1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洪泉;李铁友;王万鹏;廖翠林;陆力;赵立策;安庆;瞿军;王武昌;易艳林;宫衍斌;孟龙;秦鑫;范小付;梁璐;刘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9/00 | 分类号: | E02B9/00;F03B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何家鹏 |
| 地址: | 10003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水蓄能 厂房结构 电站设计 电站厂房 固有频率 优化 电站 楼板 布置方式 覆盖系数 水头变幅 相邻机组 引水管路 同频率 运行时 干涉 共振 导叶 多机 减小 式中 填充 叶片 设防 倍增 引水 厂房 机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轻抽水蓄能电站厂房振动的电站设计方法,包括在电站设计中采取的以下三个方面优化:1)优化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管路的布置,选择一管多机的引水布置方式,以减小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头变幅;2)优化厂房结构设计,改变厂房结构的固有频率f0,避免f0=nz·fr,从而防止因厂房结构固有频率等于nz倍叶频而发生共振,式中的fr为叶频,nz为叶片对导叶的整数覆盖系数;3)在机组间厂房楼板设防干涉缝,用弹性材料填充,以防止相邻机组同时运行时因同频率振动干涉而导致的振动倍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轻抽水蓄能电站厂房振动的电站设计方法,属于水力机械和抽水蓄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的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很快,目前的装机总量已超过2500万千瓦。根据国家能源局未来电力发展规划,新开工建设40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到2025年达到装机 9000万千瓦。但是,在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中,常遇到大幅值、高频率压力脉动,引 起水泵水轮机顶盖、机架和机组其它设备剧烈振动,部分抽水蓄能电站还产生非常强 烈的厂房振动,噪声强烈,个别还因为厂房振动造成厂房结构裂纹,严重威胁到电站 安全及机组稳定运行。根据调查分析,厂房振动严重的抽水蓄能电站绝大多数是由水 力因素引起,其振动主频率往往和水泵水轮机顶盖、下机架等振动的主频率相同,是 水泵水轮机转轮叶片通过频率fr(以下简称“叶频”,fr=Zr·fn,其中fn为转速频率, Zr为水泵水轮机转轮叶片数)的倍频,以2倍频和3倍频居多,公认为由“旋转”的 转轮和“静止”的导叶之间的“动静”相互干扰引起。
但是,由于目前对水泵水轮机转轮和导叶之间的动静干扰原理还不太清楚,在电站设计、水泵水轮机设计等方面都缺乏针对性比较强的方法措施,更难以做到有的放 矢。
因此,有必要研究水泵水轮机动静干扰的机理及对厂房振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减轻水泵水轮机动静干扰电站设计措施和方法,减轻机组和厂房振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轻抽水蓄能电站厂房振动的电站设计方法,该方法是在弄清水泵水轮机动静干扰机理及对厂房振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的, 能够有效减轻水泵水轮机动静干扰带来的机组和厂房振动等危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减轻抽水蓄能电站厂房振动的电站设计方法,包括在电站设计中采取的以下三个方面优化:1)优化抽水蓄能电站引 水管路的布置,选择一管多机的引水布置方式,以减小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头变幅;2) 优化厂房结构设计,改变厂房结构的固有频率f0,避免f0=nz·fr,从而防止因厂房结 构固有频率等于nz倍叶频而发生共振,式中的fr为叶频,nz为叶片对导叶的整数覆盖 系数;3)在机组间厂房楼板设防干涉缝,用弹性材料填充,以防止相邻机组同时运行 时因同频率振动干涉而导致的振动倍增。
所述步骤2中的fr等于转速频率fn和转轮叶片数Zr乘积;nz为叶片对导叶的整数覆盖系数,nz=int(Zg/Zr),其中Zg为导叶数,int()表示取整运算,遵从四舍五入 原则。
所述步骤1)中,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管路采用一管二机或一管三机的引水布置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45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