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覆盖减少泄洪雾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4296.6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再国;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覆盖 减少 泄洪 方法 | ||
一种通过覆盖减少泄洪雾雨的方法涉及泄洪领域;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覆盖减少泄洪雾雨的方法,其特征是:高坝外侧的水垫塘的上方布置一个遮挡装置,遮挡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岸坡,遮挡装置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为泄洪水在水垫塘形成的落水点的宽度的2‑3倍,前后方向是指泄洪水的喷射方向在水平面的投影;泄洪洞的泄洪水落入遮挡装置的下方,泄洪水在遮挡装置下方产生的雾雨大部分被遮挡装置阻挡,减少泄洪雾雨的外泄。遮挡装置由网格支撑架上方覆盖透明薄膜。顺着水流方向,遮挡装置的前端悬挂帘布,帘布下垂到水垫塘的水面。泄洪落水点的上方、侧面和前方进行围合,有利于减少空气的流动,从而减少泄洪雾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泄洪领域;特别是减少泄洪水导致的水雾扩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泄洪雾雨的数量。
背景技术
在高坝泄洪,泄洪水具有较大的势能,泄洪水喷射下落,势能转化为动能,较大动能的泄洪水摩擦空气和撞击水面形成较大的水雾,与空气摩擦主要集中在泄洪水柱的外侧,其产生的雾雨量还不是很大,撞击水面形成的水雾是主要部分。泄洪产生的水雾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导致高坝外侧空气中的含水量较大,水雾由小水滴组成,小水滴之间的碰撞融合成大的水滴下落形成泄洪雾雨,其雨量很容易超过自然界的特大暴雨,而且相对自然界的大雨而言,泄洪雾雨的持续时间很长,容易导致高坝外侧两岸1-2公里范围内的岸坡出现险情,也容易导致电厂的设备受到威胁(比如短路)等等。
发明内容
减少泄洪产生的雾雨,从而减少泄洪雾雨导致的灾害是迫切的。本发明设计一种通过覆盖减少泄洪雾雨的方法。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覆盖减少泄洪雾雨的方法,其特征是:高坝外侧的水垫塘的上方布置一个遮挡装置,遮挡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岸坡,遮挡装置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为泄洪水在水垫塘形成的落水点的宽度的2-3倍,前后方向是指泄洪水的喷射方向在水平面的投影;泄洪洞的泄洪水落入遮挡装置的下方,泄洪水在遮挡装置下方产生的雾雨大部分被遮挡装置阻挡,减少泄洪雾雨的外泄。
遮挡装置由网格支撑架上方覆盖透明薄膜组成。顺着水流方向,遮挡装置靠近泄洪洞的一端称为后端、遮挡装置远离泄洪洞的一端称为前端,遮挡装置的前端悬挂帘布,帘布下垂到水垫塘的水面。水垫塘固定支撑柱,遮挡装置搁置在支撑柱上方,泄洪落水点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的水面,即泄洪水不接触支撑柱。支撑柱之间拉伸橡筋,泄洪水接触橡筋,冲击橡筋导致橡筋伸展甚至震动,从而消除泄洪水的部分能量。橡筋布置成多层,每一层位于一个竖直面内;每层内的单根橡筋的高度为3-5cm,厚度为1-2cm,竖直方向相互间的间隔为10-15cm;两层橡筋的平面间的间距为1-2m。橡筋布置成两层,每一层位于一个水平面内;每层内的单根橡筋的宽度为10-20cm,间距为单根橡筋的宽度,厚度为3-5cm,第一层位于水垫塘水面下方1m位置,第二层位于水垫塘水面下方2m位置,两层橡筋相互错开,相互错开是指第二层橡筋向上平移到第一层橡筋位置,两层橡筋刚好形成一个密铺橡筋的平面。支撑柱位于水面上方的有多列的圆环,每一列走向为竖直方向;支撑柱位于水面下方1米和2米位置,各有一行圆环;橡筋的两端各有一个挂钩,挂钩带自锁装置,能够将橡筋的两端分别挂在两侧的支撑柱的圆环上,在没有泄洪水时、橡筋处于拉伸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空气的流动是导致泄洪雾雨扩散的主要方式,因此将泄洪落水点的上方和侧面进行围合,有利于减少空气的流动,从而减少泄洪雾雨是可行的;泄洪水具备向前行的动能,大多数泄洪雾雨也具备向前行的动能,遮挡装置的前端悬挂帘布,帘布下垂到水垫塘的水面,进一步遮挡从而减少泄洪雾雨的外溢;泄洪水不接触支撑柱,泄洪雾雨在支撑柱表面以及网格支撑架下表面的附着量不会很大,支撑柱的强度也不需要很强,因此成本不高;透明薄膜能够辅以旅游观光的功能,能够建设成为一个旅游的景点,从而提升其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纵剖装置示意图;图2是遮挡装置示意图;
其中,1、遮挡装置,2、网格支撑架,3、透明薄膜,4、岸坡,5、支撑柱,6、橡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42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闸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阶梯溢流坝宽尾墩尾部的防空化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