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铜渣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及吸波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42143.8 | 申请日: | 2018-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3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申莹莹;黄仔牛;杜雪岩;种峻楷;颜鹏泽;张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3/00 | 分类号: | C09K3/00;H05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制备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铜渣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铜渣与氧化钙混合后压片,得到改质铜渣;将得到的改质铜渣进行熔融氧化,得到氧化改质铜渣,出不饱满颗粒状磁铁矿相;将氧化改质铜渣依次进行破碎、磁选,得到磁性物质;将得到的磁性物质研磨至70~150nm,得到吸波材料。本发明通过熔融氧化法处理铜渣,使铜渣中的铁组元选择性富集于磁铁矿相,且Fe3O4纳米晶体镶嵌于多种氧化物中,磁分离后依然伴有少量介电性氧化物SiO2,避免了Fe3O4颗粒由于磁性而引起的团聚,合成量大,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铜渣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及吸波材料。
背景技术
我国铜冶金企业每年堆积了大量的铜渣。我国的铜渣主要为火法熔炼渣,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转炉渣和湿法炼铜浸出渣。大量的铜渣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环境,更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铜渣的典型成分为FeO38%~53%,SiO227%~37%,Fe3O412%~15%,MgO 1%~3%,CaO 4%~15%,Al2O32%~12%,S 0.46%~0.79%,Cu 0.17%~0.33%。可以看出,铜渣中TFe含量平均可达40%以上,若能有效开发利用铜渣中的铁资源,必将对促进铜冶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铜渣中的铁主要以磁铁矿相(Fe3O4)、铁橄榄石(2FeO·SiO2)的形式存在。铁橄榄石是复杂硅酸盐组成的共熔体,是Si-O原子相互连接的复杂网状晶体,采用传统矿物加工方法很难实现Si-Fe的有效分离,因而也难以实现Fe资源的再利用。
另一方面,电磁辐射污染已经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污染源,且随着电子、电信技术快速发展而日趋严重。电磁波吸收材料被认为是解决目前严重电磁污染问题的最有效途径。纳米Fe3O4具有成本低、设计灵活性高、吸收强等优势,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吸波材料。目前,主要通过湿化学法合成的Fe3O4基的吸波材料,主要合成步骤为: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其次制备EG/PANI复合材料,最后利用机械共混法制备EG/PANI/Fe3O4复合材料。但是,上述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吸波材料易团聚,合成量少,无法工业化大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铜渣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使铜渣中的铁组元选择性富集于磁铁矿中,避免了Fe3O4颗粒由于磁性而引起的团聚,合成量大,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铜渣制备吸波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铜渣与氧化钙混合后压片,得到改质铜渣;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改质铜渣进行熔融氧化,析出不饱满颗粒状磁铁矿相,得到氧化改质铜渣;
3)将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氧化改质铜渣依次进行破碎、磁选,得到磁性物质;
4)将得到的磁性物质研磨至70~150nm,得到吸波材料。
优选地,所诉铜渣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物质组成:
优选地,所述铜渣的粒度200目。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氧化钙的质量为铜渣质量的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21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