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点单元直接喷射分级燃烧室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41814.9 | 申请日: | 2018-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4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索建秦;徐丁欢;朱鹏飞;黎明;梁红侠;石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3R3/36 | 分类号: | F23R3/36;F23R3/38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室 主燃级 直接喷射 燃烧区 分级 旋流 工作稳定性 燃烧室头部 慢车状态 平均当量 燃烧方式 直接混合 当量比 生成量 振荡 自燃 回火 污染物 燃气 燃烧 停留 保证 | ||
1.一种多点单元直接喷射分级燃烧室,采用单环腔结构,包括扩压器(1)、燃烧室外机匣(2)、燃烧室内机匣(3)、火焰筒外壁(4)、火焰筒内壁(5)、环腔挡板(10)、燃油供给管路(9)、外环腔(11)和内环腔(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烧室头部(8)均匀分布的主燃级(13)和值班级(14)、火焰筒壁面上的冷却孔(6)和掺混孔(7);所述每组主燃级(13)和值班级(14)形成一带四型的花瓣式排布,中心直接喷射结构构成值班级(14),周围四个直接喷射结构构成主燃级(13;所述冷却小孔(6)自燃烧室头部(8)向环腔挡板(10)的方向,在火焰筒外壁(4)和火焰筒内壁(5)多排均匀分布;所述掺混孔(7)位于冷却小孔(6)与环腔挡板(10)之间,在火焰筒外壁(4)和火焰筒内壁(5)均匀分布;所述每组的燃油供给管路(9)包括燃油管内壁(32)、燃油管外壁(33)、值班级供油管(28)和主燃级供油管(29),进入燃油供给管路的燃油分为两路,一路流入由燃油管内壁(32)构成的值班级燃油通道(30),再由值班级供油管(28)进入值班级喷嘴,为值班级提供连续的燃油供给;一路燃油流入由燃油管内壁(32)和燃油管外壁(33)构成的主燃级燃油通道(31),再流入并联的主燃级供油管(29)将燃油输送到主燃级燃油喷嘴,为主燃级提供连续的燃油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点单元直接喷射分级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级(13)和值班级(14)的旋流器采用直接喷射结构,喷嘴安装在旋流器中心,旋流器喷嘴出口与旋流空气出口平齐,旋流器出口挡板(19)为斜面,斜面上均布旋流器头部冷却孔(26);空气从旋流器空气进口进入由旋流器外壁、旋流器叶片和旋流器内壁围成的旋流通道中,从而使气流产生旋转运动,在旋流器下游形成稳定的回流区用来稳定火焰,旋流器中心的喷嘴出口下游形成的燃烧为完全非预混燃烧方式,同时头部冷却空气由冷却孔喷出防止旋流器出口挡板烧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点单元直接喷射分级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压器的突扩间隙比为1.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点单元直接喷射分级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值班级与主燃级的间距为0.5(D值+D主)~1.5(D值+D主),其中:D值为值班级旋流器外径,D主为主燃级旋流器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点单元直接喷射分级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值班级的中心间距为2.5D值~5D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点单元直接喷射分级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值班级的旋流器叶片角度为35°-70°,叶片数为8-2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点单元直接喷射分级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燃级的旋流器叶片角度为25°-40°,叶片数为8-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点单元直接喷射分级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值班级和主燃级平均当量比为0.4-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点单元直接喷射分级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值班级局部当量比为1.1-1.6。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点单元直接喷射分级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值班级和主燃级旋流器出口收敛段与水平线夹角α为35°-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18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器及用于操作该混合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燃气轮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