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0848.6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4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德坤;刘汉奎 |
主分类号: | F24F11/84 | 分类号: | F24F11/84;F24F110/10;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苏州汉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2 | 代理人: | 段昌志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变频 中央空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频中央空调,包括制冷制热系统和控制系统;制冷制热系统包括由制冷剂输送管依次连接的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及压缩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驱动电路以及控制面板,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外环境中;控制器包括一MCU,该MCU中具有模数转换模块、存储模块、判定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存储模块中存储有第一标准温度值D1和第二标准温度值D2,第一标准温度值D1对应第一标准开度B1,第二标准温度值D2对应第二标准开度B2;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阀芯以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阀芯相对阀座滑动,以调节电子膨胀阀的输出流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热空调,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变频中央空调。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该系统不同于传统冷剂式空调,(如单体机,VRV) 集中处理空气已达到舒适要求。采用液体气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
现有的中央空调,存在一个普遍缺点,就是能耗较高、节能性较差,导致使用电费高昂。以一户90坪的房子为例,使用中央空调,在炎热的六七月份,通常每个月需要耗费两三百的电费,甚至更高,而普通的立式空调却只需要耗费一两百的电费。
鉴于此,提出一种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本发明所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变频中央空调,以解决现有中央空调能耗高、节能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变频中央空调,包括制冷制热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制冷制热系统包括由制冷剂输送管依次连接的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以及压缩机;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驱动电路以及控制面板,所述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驱动电路均设置在控制面板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外环境中;
所述控制器包括一MCU,该MCU中具有一模数转换模块、一存储模块、一判定模块以及一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存储模块中预先存储有一在制冷状态下的第一标准温度值D1,该第一标准温度值D1对应电子膨胀阀的第一标准开度B1;所述存储模块中预先存储有一在制热状态下的第二标准温度值D2,该第二标准温度值D2对应电子膨胀阀的第二标准开度B2;
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阀芯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阀芯相对阀座滑动,以调节电子膨胀阀的输出流量;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存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存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判定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判定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子膨胀阀;
在制冷状态下,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T1,同时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2,并将检测到的温度发送至判定模块;同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将环境温度T1对应的阀门开度值K1发送至判定模块;所述判定模块将检测到的室内环境温度T1和室外环境温度T2进行比较;若室外环境温度T2高于或等于室内环境温度的T1的175%,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一信号给驱动电路,使得驱动电路驱动所述驱动电机转动,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按照J1=B1*70+K1*30的公式进行调节,使得室内环境调整至S1=D1*65+T2*25+T1*10的温度;否者,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二信号给驱动电路,使得驱动电路驱动所述驱动电机转动,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按照J1=B1*50+K1*50的公式进行调节,使得室内环境调整至S2=D1*50+T2*25+T1*25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德坤;刘汉奎,未经丁德坤;刘汉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0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