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芍在制备治疗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40820.2 | 申请日: | 2018-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3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人照;吴悦;任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丹鹤医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K36/65;A61P9/12;A23L33/105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白芍 制备 治疗 高血压 药物 中的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白芍在制备治疗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取白芍研磨至粉末状后进行醇提后,对醇提后的残渣进行水提取处理;分别浓缩提取液后进行合并;然后按照药学常规加工方法添加辅料,制成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剂型。本发明中白芍醇水两提法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疗效突出:服药后近期血压降低的速度显著加快、降低的幅度显著加大,降压作用可以超过西药厄贝沙坦。能比常规水提取减少成分损失而提高有效性,促进了白芍口服治疗被人体的完全利用,提高疗效。对高血压者有选择性调整作用而对正常血压不受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技术,特别涉及白芍在制备治疗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高发病,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具有严重危害。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尚缺少调整体质且能调整血压(降压)的药物。现代医学的降压治疗均为对症治疗。目前常用的降压药包括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和β阻滞剂5种,尚不能完全阻止高血压病以及其继发病变的进展。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方可达到目标血压,或者难以达到目标血压,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因长疗程用药而药物疗效逐渐降低,产生毒副作用,还有随着寿命的延长而这些问题更加突出。目前高血压治疗依然迫切需要新的更完善的治疗药物。
目前的中药调理方法用于高血压有一定作用,但尚存在服药后近期血压降低的速度不够快、降低的幅度不够明显;药物味数太多而互相牵制或者抵消了作用,造成中药复方实际疗效不能提高;药物组方、提取、制剂工艺等未经过系统优化而疗效达不到要求,难以在临床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中药降低血压基本没有进入临床实际医疗应用。在中药单味药材中,选取常用数种提取工艺条件下的降压疗效相对较高的药材品种,并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研究,进一步提高降压疗效,是重要的中药降压的发展方向,但工作量巨大。
为了解决上述中药降压存在的主要不足,提高中药降压的疗效,在可能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的上百种中药材中选取数十种,进行了药材单品种的药效优选,以及提取工艺优选,并进行了提取工艺的优化组合评估。结果发现白芍醇水两提提取物,降压疗效远超常规水提取,可以达到超过西药厄贝沙坦,获得了超过常规预想的降压疗效。其降压特点还与西药降压药物不同,对正常血压没有降低作用,更安全。
白芍为常用于养血的中药,传统多为水煎服。由于常规用法条件下,如果用于降低血压其作用有限,多配入中药复方使用。更没有白芍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可供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偏见,提供一种白芍在制备治疗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方法。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白芍在制备治疗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按2015版《中国药典》中的要求取白芍,研磨至粉末状;
(2)对白芍粉末进行醇提:加7倍生药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或者在60℃下浸提24小时;共提取2次,回收乙醇;
(3)对醇提后的残渣进行水提取处理:
a、以100℃的热水提取两次,合并两次提取液;或者,
b、以梯度温度的热水提取两次后合并提取液,其中第一次水提取时控制温度为100℃,第二次水提取时控制温度为121℃,两次的水提取时间均为1小时;
(4)分别浓缩醇提的提取液和水提取的提取液,合并浓缩后的提取液;
(5)按照药学常规加工方法,向合并的提取液中添加辅料,制成中药片剂、颗粒剂、混悬颗粒剂、丸剂、散剂、口服液或胶囊,得到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丹鹤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丹鹤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08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