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生态客房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40634.9 | 申请日: | 2018-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2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廖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E04H3/02;E04B2/00;F24D17/00;F24D19/10;F24F11/7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0 | 代理人: | 黄美成 |
| 地址: | 4210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生态 客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生态客房,包括设置在墙壁内的循环吸热管网系统;所述的循环吸热管网系统包括设置在客房外墙内的吸热管网,吸热管网输出的水进入锅炉,锅炉为多间客房提供热水供应;锅炉中设有锅炉加热装置;吸热管网由多个蛇形的吸热水管(21)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而成;吸热管网的入口接自来水或接空调系统的冷却水(或冷冻水);吸热管网具有统一的出水管即汇聚管(30);吸热水管竖直方向或斜向布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锅炉加热装置均与MCU相连。该绿色生态客房具有节能环保的突出优势,且易于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生态客房。
背景技术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现有的酒店业也日趋兴旺繁荣,较为大型的酒店内一般采用中央空调实现供暖或提供冷量,以及采用锅炉为客房提供不间断的热水;因此,总体来说,整个酒店的能耗较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绿色生态的客房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绿色生态客房,该绿色生态客房具有节能环保的突出优势,且易于实施。
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绿色生态客房,包括设置在墙壁内的循环吸热管网系统;
所述的循环吸热管网系统包括设置在客房外墙内的吸热管网,吸热管网输出的水进入锅炉,锅炉为多间客房提供热水供应;
锅炉中设有锅炉加热装置;
吸热管网由多个蛇形的吸热水管(21)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而成(实施例中,由6个吸热水管组成3条支路的并联管,每一条支路由2个吸水管通过法兰串接而成);吸热管网的入口接自来水或接空调系统的冷却水(或冷冻水);吸热管网具有统一的出水管即汇聚管(30);汇聚管处设有用于检测吸热管网输出水温的第一温度传感器(T1);锅炉内设有用于检测锅炉中水温的第二温度传感器(T2);吸热水管竖直方向或斜向布置(以便冷水能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
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锅炉加热装置均与MCU相连。
工作模式说明:在温度较高的时候,如夏天气温超过30度或35度,此时墙面的温度在太阳的照射下超过50度甚至60度,将冷水注入吸热管网充分吸热后进入锅炉,而客房的热水来自于锅炉,一般客人需要的热水温度在45-55度之间。根据以下情况实施控制:
(a)若吸热管网输出的水温t1在45-55度内,则锅炉无需加热即可直接输出;
(b)若t1大于55度,直接输出热水,或者MCU通知控制冷水加入管往锅炉中加入一些冷水,使之温度在该范围内再输出;锅炉中原本具有冷水阀K1,K1受控于MCU;
(c)若吸热管网输出的水温t1小于45度,则MCU启动锅炉加热装置,将锅炉中的水加热到45-55度再输出。
吸热水管的外部设有多个安装板(24)(等间距设置),每一个安装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25),安装孔用于插入螺钉以固定吸热水管。
吸热水管内设有多块挡板(26)(优选等间距设置),每一块挡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水流穿过的过孔(27);过孔为多圈同心圆设置,实施例中,分为三圈,内圈为一个过孔,中间圈为4个过孔,外圈为8个过孔,过水均匀。
在吸热水管的内壁的周向等间距设有多条凹槽(28)。用于增加吸热面积,提高吸热效率。
挡板和过孔用于延缓水流速度,便于水充分吸热。
客房的外墙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墙外层(31)、水管安装层(32)、隔热层(33)和外墙内层(34),吸热管网设置在水管安装层内。外墙外层优选采用导热材料,隔热层采用保温隔热材料。
另外,外墙的部分区域安装太阳能板,用于吸收热能并转化成电能,为客房供电,节能环保,而且作为客房的应急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0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