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温度可控、低温不燃烧的香烟过滤嘴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39602.7 | 申请日: | 2018-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5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明;姜俊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水木弘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D3/06 | 分类号: | A24D3/06;A24D3/02;A24D3/1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闭钊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温度 可控 低温 燃烧 香烟 过滤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温度可控、低温不燃烧的香烟过滤嘴棒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一定粒径的聚乳酸微粒按照一定比例均匀嵌布到烟用丝束中制得了性能优异的低温不燃烧香烟过滤嘴棒,解决了现有同类产品普遍存在的烟气温度调控不够好、烟气通道易堵塞、烟气吸入口感欠佳等问题。本发明引入的聚乳酸材料及三醋酸甘油酯等环保型改性助剂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安全环保等优点,这些材料的使用不但对人体无毒害而且符合绿色经济的原则,利用该方法制得的过滤嘴棒可以在低温不燃烧烟中广泛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附过滤材料及烟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温度可控、低温不燃烧的香烟过滤嘴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卷烟制品燃烧产生的烟雾中通常存在数十种致癌物质。相关研究表明,烟气中的各种化学物质的生成和卷烟燃烧温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卷烟的危害性指数随着卷烟燃烧温度的提高而升高。此外,燃烧生成的烟雾弥漫在空气中形成二手烟。加热不燃烧卷烟是一种新型的卷烟产品。与传统卷烟不同,以加热不燃烧为思路设计的低温卷烟能使烟叶刚好加热到足以散发出味道的程度,而不会点燃烟叶。通常情况下,普通卷烟在吸食时由于高温会产生众多有害物质,而低温卷烟都是在400℃以下吸食,有害物质会大幅减少。在禁烟控烟的国际环境和大背景下,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欧睿国际最近发布的调查数据,加热不燃烧卷烟产品将会是未来5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其销售额在2021年将达到154亿美元,远高于2016年的20亿美元,增幅高达691%。该项研究还表明:日本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加热不燃烧烟草产品市场,占有此类产品全球销售量的96%;德国是第二大市场,美国将在2021年超过德国;第三和第四大市场分别是瑞士和葡萄牙,这两个国家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基于此,全球大型烟草企业纷纷开始增产无需点燃的加热不燃烧装置及其加热棒。事实上,生产IQOS(爱夸思)加热不燃烧装置的菲利浦·莫里斯烟草国际公司2017年已投入巨额资金在德国东部建设新厂,该公司还在意大利、瑞士和希腊生产加热不燃烧装置及其配套的加热棒。英美烟草公司在韩国市场上推出了类似产品GLO-格鲁,日本烟草国际公司在本国市场上推出了加热不燃烧装置Ploom TECH-普鲁目。
近年来国内众多烟草制造企业、研究机构陆续进入新型烟草制品研发领域并已获得了专利。但是现有的低温卷烟系统发明设计中均未对吸入烟气温度做出任何具体技术要求,多数仍采用传统的卷烟嘴棒过滤设计思路。比如中国专利CN2014104676403公开了一种低温不燃烧卷烟用抽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抽吸材料由烟草原料粉碎成粉末并经微波膨胀造粒后,再与香料植物颗粒、烟用香精、淀粉胶粘剂、丙二醇及烟用淀粉保润剂充分混匀后得到抽吸材料半成品,最后通过模压成型。再比如中国专利2015100278401公开了一种电加热不燃烧烟草的抽吸装置,其通过电加热的方式低温加热烟草制品,使烟草制品在不燃烧的前提下释放烟草香气,可使抽吸者在获得满足感的同时减少主动和被动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性。
传统卷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主要靠后端烟丝与过滤嘴棒过滤过程进行降温,从而达到人体适宜的吸食温度。加热不燃烧卷烟在烘烤温度为200-400℃的加热器件中进行,产生的烟气也需在烟嘴过滤段中进行降温处理,达到人体适宜接触的温度,同时满足烟民对烟气口感的要求。为了充分保证低温加热烟草制品烟气被人体吸入的有效利用率,需要尽量降低过滤段的烟气吸附率,即过滤段既要能够降温又要尽量少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水木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水木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96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