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后悬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9475.0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9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庞仁惠;罗世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B62K5/06;B60G21/05;B62M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智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吕军林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车轮 联接体 联接头 摆臂 联接 后悬挂装置 机动车 三轮车 输出动力 相对两侧 刺激感 防侧倾 车架 分列 铰接 连动 轮毂 软轴 行车 传递 应用 | ||
1.一种机动车后悬挂装置,包括联接体,其特征在于,两只车轮分列在联接体的相对两侧,在车轮的轮毂处固定有联接头,一只联接头对应于两根摆臂,摆臂的两端分别与联接头和联接体相铰接;动力机固定在联接体上,联接在联接体上的软轴把动力机的输出动力传递给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后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联接头包括圈状的联接圈,联接圈固定在轮毂位置处,联接圈上联接有两只联接臂,联接臂在联接圈上斜向设置,摆臂和联接臂的端部铰接一起,与一只联接头相铰接的摆臂分列在软轴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后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摆臂的结构包括联接块和两根叉臂,联接块与联接臂相铰接,叉臂呈分叉状联接在联接块上,叉臂与联接体相铰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后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上侧的两摆臂上分别固定有联接座,弹簧的两端分别联接在两联接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后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摆臂朝向软轴的一侧面上设有垫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后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联接体上固定有铰接板,摆臂的一端部通过枢轴铰接在铰接板上的缺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后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联接体为圆筒形,动力机固定在联接体的端部,动力机的动力输出轴伸入到联接体内,在联接体内设有换向机构,所述的软轴联接在换向机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后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联接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联接板,联接板呈立式设置,软轴穿过联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动车后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联接板联接在箍圈上,箍圈箍接在联接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动车后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箍圈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两只半圈,一联接板与一只半圈相联接,两只半圈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相互配合联接的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94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三轮车
- 下一篇:一种主动差速被动转向式代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