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无花果叶活性成分及其制取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7989.2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3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龙章富;余晓瑞;龙力;陈次琼;张福生;胡宗悦;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5/08 | 分类号: | A01N65/08;A01P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吕建平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原真菌 无花果叶 杀植物 制备 提取物 萃取 杀真菌制剂 油菜菌核菌 稻根霉菌 镰刀菌属 链格孢菌 生产原料 乙酸乙酯 萃取溶剂 正己烷 植物源 萃取剂 降解 可用 乙醇 真菌 制取 蘑菇 无毒 应用 无公害 开发 | ||
1.一种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无花果叶活性成分,其特征在于,为由无花果叶先通过乙醇浸提再通过乙酸乙酯或正己烷萃取所得到的膏状无花果叶活性成分。
2.权利要求1所述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无花果叶活性成分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粉碎的无花果叶以乙醇为萃取溶剂于18-24℃浸提12-24小时,然后在45-50℃超声浸提4-8小时,使无花果叶中的活性成分充分浸出,固液分离,收集浸提液;
(2)将收集到的浸提液于45-55℃水浴浓缩,得到膏状无花果叶总提物,并回收作为萃取溶剂的乙醇;
(3)将浓缩得到的膏状无花果叶总提物再用乙酸乙酯或正己烷于18-24℃萃取12-24小时,使无花果叶中的活性成分充分浸出,固液分离,收集萃取液;
(4)将收集的萃取液于30-40℃真空下浓缩,得到膏状的成品无花果叶活性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无花果叶活性成分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1)固液分离得到的叶渣用乙醇在超声波下继续浸提4-8小时,固液分离,分离得到的浸提液与步骤(1)得到的浸提液合并,进入步骤(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无花果叶活性成分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3)固液分离得到的固渣用乙酸乙酯或正己烷继续萃取12-24小时,固液分离,分离后得到的萃取液与步骤(3)得到的浸提液合并,进入步骤(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无花果叶活性成分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乙酸乙酯或正己烷继续对固渣进行萃取经固液分离所得到的残渣,用乙酸乙酯或正己烷洗涤至洗涤液无色。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无花果叶活性成分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得到的膏状无花果叶总提物未送入步骤(3)处理之前,于1-10℃环境下保存。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无花果叶活性成分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萃取溶剂乙醇的用量为无花果叶原料体积的5-10倍;步骤(3)中萃取剂乙酸乙酯或正己烷的用量为固渣体积的7-15倍。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无花果叶活性成分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萃取溶剂的乙醇为体积分数不低于75%的乙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无花果叶活性成分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萃取溶剂的乙醇为体积分数90%-98%的乙醇。
10.权利要求1所述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无花果叶活性成分在制备抑杀链格孢菌,厚孢镰刀菌,大刀镰刀菌,油菜菌核菌,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炭疽病菌,灰葡萄孢菌,稻根霉菌,枝孢霉菌制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79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产品用消毒液
- 下一篇:一种植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