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身活性抗菌纤维素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7890.2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3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付飞亚;张瑞鸿;唐海跃;刘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2/00 | 分类号: | D01F2/00;D01F1/10;D01F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杜立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石墨烯 纤维素 复合纤维 氧化锌 制备 全身活性 纤维素基 纤维 抗菌 纳米氧化锌表面 生物矿化作用 多孔纤维素 纳米氧化锌 日光灯照射 纤维素基质 硝酸银溶液 氧化锌溶液 浸入 抗菌性能 绿色环保 湿法纺丝 还原性 支架 溶解 | ||
1.一种全身活性抗菌纤维素复合纤维,由纤维素、纳米银、氧化锌和氧化石墨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的直径为15~30μm,纳米氧化锌粒径为50~80nm,纳米银粒径为10~30nm,纳米银、氧化锌和氧化石墨烯分布在纤维素基质的表面和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身活性抗菌纤维素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假单孢杆菌均具有优异的杀菌效果,杀菌率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身活性抗菌纤维素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耐洗效果,洗涤50-500次后,杀菌率仍能保持95-100%。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全身活性抗菌纤维素复合纤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氧化锌、氢氧化钠、尿素依次加入水中使它们溶解,然后置于低温环境中冷冻至-11~-15℃,其中氧化锌的浓度为0.5-2.0wt%;氢氧化钠的浓度为6.5-7.5wt%;尿素的浓度为11-13wt%;
步骤二:将粉碎的纤维素原料浸于步骤一的预冷的水体系中,使用金属搅拌杆在8000~10000转/分高速搅拌使纤维素溶解,得到纤维素溶液;
步骤三:在步骤二得到的纤维素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继续搅拌5分钟~2小时,使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到纤维素溶液中,其中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0.5~1.0wt%;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纤维素溶液放入溶液罐中低压脱泡,以用作纺丝原液;
步骤五:将步骤四纺丝原液经喷丝板在凝固浴中凝固,凝固浴包括第一凝固浴、第二凝固浴和第三凝固浴,乙二醇为第一凝固浴,乙醇为第二凝固浴,水为第三凝固浴;
步骤六:将步骤五凝固后的纤维浸入油浴,油浴组分为硝酸银、甘油、硅油和水,其中甘油浓度为1~5wt%,硅油浓度为2~4wt%,硝酸银浓度为1×10-5~5×10-5mol/L;上油后的纤维在日光、日光灯或者高压汞灯照射下静置干燥,静置2h,最后得到纤维素基银/氧化石墨烯/氧化锌复合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身活性抗菌纤维素复合纤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用粉碎纤维原料为片状,其分子量在80000左右,溶液中纤维素浓度为5wt%,在浸入预冷的水体系之前需冷却至-11~-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身活性抗菌纤维素复合纤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氧化石墨烯用还原法制得,质量分数为0.5~1.0wt%,超声5~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身活性抗菌纤维素复合纤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第一凝固浴乙二醇的温度为40~45℃,凝固时间为5~10秒,第二凝固浴乙醇的温度为30~35℃,凝固时间为5~7秒,第三凝固浴水温度为40~45℃,凝固时间为5~10秒;硝酸银浓度为1×10-5~5×10-5mol/L,日光灯为200w,照射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78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