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级双相不锈钢铸件冒口切割及焊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7546.3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8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吕世平;石鹏;宋益元;张凯;李璐;张佳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福鞍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特种精铸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9/013;B23K9/32;B23K7/00;B22D3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补 铸件 超级双相不锈钢 冒口切割 铸件冒口 冒口 切割 浸入 快冷处理 裂纹现象 水下切割 铸件浇注 成品率 温度降 淬水 连带 水中 保温 水面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级双相不锈钢铸件冒口切割及焊补方法,铸件浇注后保温期间,当铸件温度降至900℃~950℃时,将铸件连带冒口一起浸入水中进行淬水快冷处理,铸件冷至室温后将准备处理的部位露出水面,分别进行各部冒口切割和焊补作业。本发明采用水下切割冒口及焊补的方法,有效杜绝了铸件在焊补和冒口切割时产生的裂纹现象,提高了成品率,为超级双相不锈钢铸件的顺利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后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级双相不锈钢铸件冒口切割及焊补方法。
背景技术
超级双相不锈钢通常指含Cr 25%-27%、Ni 6.5%-7.5%、Mo 3%-4%、N≤0.3%,并含适量Cu,W,Si等元素的超高洁净度不锈钢,这类钢比通常的双相不锈钢有更好的耐苛刻介质局部腐蚀的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且焊接性也显著提高,因其对海水、有机酸和其它特殊介质的耐腐蚀性能优良,非常适合用于制造高压力耐有机盐类或海水腐蚀的泵、阀类等部件。超级双相不锈钢基体中铁素体和奥氏体大约各占50%,因此其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不锈钢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其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超级双相不锈钢还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型不锈钢,因此它也是一种抗氧化、抗硫化、抗海水、抗氯离子、抗高温浓硫酸以及各种酸类非常理想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工业,石油工业,油漆颜料工业,高铁产品,锅炉工业、军工、核电及食品民用制品等领域。
在超级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相主要是以碳和铬化合物形式存在,其特点是晶粒粗大,造成热裂的倾向较大,尤其是超级双相不锈钢在200℃-900℃时会产生应力区,而在铸件切冒口时如果冒口切割处局部超过200℃而其它部位温度又很低的情况下,由于该种材料的导热率很差因此极易产生裂纹。在较低的温度下将铸件加热超过200℃时会析出碳化物和金属间相碳化铬,主要分布在奥氏体和铁素体的晶体上,析出的金属间相先由铁素体α相形成细小的二次奥氏体γ相,然后析出σ相,脆性开裂都发生于σ相以及基体与σ相的界面处。
超级双相钢不锈钢中含Cr量高达26%以上,并含一定量的N,基体金相组织中铁素体的含量接近50%,而钢的基体中铁素体的含量越高钢的脆性就越大、流动性越差、晶粒更加粗大、造成热裂的倾向也越大,以上特性给超级双相不锈钢铸件的生产带来了许多难度,尤其是冒口切割和补焊,通常都是在铸件超过200℃的条件下进行,此时铸件极易产生裂纹,导致了较高的废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级双相不锈钢铸件冒口切割及焊补方法,采用水下切割冒口及焊补的方法,有效杜绝了铸件在焊补和冒口切割时产生的裂纹现象,提高了成品率,为超级双相不锈钢铸件的顺利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超级双相不锈钢铸件冒口切割及焊补方法,铸件浇注后保温期间,当铸件温度降至900℃~950℃时,将铸件连带冒口一起浸入水中进行淬水快冷处理,铸件冷至室温后将准备处理的部位露出水面,分别进行各部冒口切割和焊补作业。
冒口采用气焊切割或电焊切割,焊补采用电焊或气体保护焊;冒口切割及焊补采用电焊时,选用φ2.0mm焊条时对应的焊机电流强度为40~50A,选用φ3.2mm焊条时对应的焊机电流强度为80~100A,电压均为22~25V;施焊时焊把轻微摆动以减少线能量,焊接层间温度<150℃。
焊条选用E2594-16超级双相不锈钢专用焊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福鞍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特种精铸分公司,未经辽宁福鞍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特种精铸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7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