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对账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7178.2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3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兴雄;刘俊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汇通金财(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古利兰;王宝筠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对账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将银行的每条交易记录计入区块链中,形成基于区块链的银行对账分布式账本,将支付平台的每条交易流水记录计入区块链中,形成基于区块链的支付平台对账分布式账本;基于智能合约,核对银行对账分布式账本和支付平台对账分布式账本,生成对账结果。本申请能够简化对账流程,防止数据被篡改,提升交易效率和交易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对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对账,就是核对账目,为保障交易记录正确可靠,对账本或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对的工作。
在现有技术方案中,通过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方式传递对账文件,包括支付成功对账文件、支付失败对账文件、退款成功对账文件、退款失败对账文件等。
现有技术方案,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对账工作,一般在1个工作日甚至1个月后,再人工核对。由此可以看出,现有的人工对账方式耗费人力,且效率低;T+1对账,或月底对账的模式,不能实现及时对账,使得资金在途时间长,资金利用率低;同时,利用FTP方式传递交易数据不安全,数据的完整性、不可篡改性不能得到保障。
因此,如何简化对账流程,防止数据被篡改,提升交易效率和交易安全性,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对账方法,能够简化对账流程,防止数据被篡改,提升交易效率和交易安全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对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银行的每条交易记录计入区块链中,形成基于区块链的银行对账分布式账本;
将支付平台的每条交易流水记录计入区块链中,形成基于区块链的支付平台对账分布式账本;
基于智能合约,核对所述银行对账分布式账本和所述支付平台对账分布式账本,生成对账结果。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连接记录银行每条交易记录的区块链的节点和记录支付平台每条交易流水记录的节点,形成联盟链。
优选地,所述基于智能合约,核对所述银行对账分布式账本和所述支付平台对账分布式账本,生成对账结果包括:
判断所述银行对账分布式账本中账目的哈希值是否与所述支付平台对账分布式账本中账目的哈希值一致,若是,则:
判断银行对账分布式账本中账目与支付平台对账分布式账本中账目是否一致,若是,则生成交易账目一致报表,若否,则:
生成交易账目不一致报表。
优选地,所述判断银行对账分布式账本中账目与支付平台对账分布式账本中账目是否一致包括:
判断银行对账分布式账本中账目记录的重要字段是否与支付平台对账分布式账本中账目记录的相应字段一致。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银行对账分布式账本中账目的记录时间,和/或支付平台对账分布式账本中账目的记录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长,若是,则:
生成预警信息。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对账系统,包括:
第一记录模块,用于将银行的每条交易记录计入区块链中,形成基于区块链的银行对账分布式账本;
第二记录模块,用于将支付平台的每条交易流水记录计入区块链中,形成基于区块链的支付平台对账分布式账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汇通金财(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汇通金财(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71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退税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实名办税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