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体运动信息的手机机主身份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5530.9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0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蔡皖东;吕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21/3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金凤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机主 身份识别 人体运动信息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发送电子邮件 移动终端信息 运动模式识别 安全领域 财产安全 个人信息 基准数据 球面数据 人体运动 手机屏幕 数据基准 特征信息 非机 锁定 报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运动信息的手机机主身份识别方法,涉及移动终端信息安全领域,利用手机中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对人体运动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和处理,并建立机主自身的数据基准,通过对手机持有人和基准数据的对比实现身份识别,对非机主持有人,立即锁定手机屏幕,并且向手机机主发送电子邮件报警。本发明可以确保机主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将发力方向纳入计算范围,使得运动模式识别的精度较高,此外,使用球面数据分布可以很好的避免手机朝向不同的问题,计算结果更为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是一种身份识别方法,通过对手机持有人的运动信息采集和识别,确认手机持有人是否为机主,能够在非机主持有手机的情况下确保机主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背景技术
基于人体运动信息的身份识别方法也称为步态识别,属于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步态识别具有非接触性、非侵犯性、难以隐藏和伪装等优点,成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研究热点。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手机,通过手机可以实现电子支付和个人财产管理。由于手机中存储了大量的个人信息,一旦手机丢失将会造成机主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在智能手机中配置有电容式芯片速度传感器,这是一种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实现手机的定位、导航、测量等功能,三轴是指有X、Y、Z三个轴向,X轴与手机屏幕左右方向(手机窄边)平行,向右为正;Y轴与屏幕上下方向(手机长边)平行,向上为正;Z轴与屏幕正对方向平行,屏幕正对方向为正。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简称为加速度传感器。
人体在做规律性运动时都呈现出显著的个人特征,如腿部周期性摆动、腰部的扭动、肩部的晃动等,这些个人特征可以作为识别人体步态的主要特征。早期的相关研究都是基于环境传感器的,其中通过图像获取步态特征的方式最为流行,即在人体活动环境中部署多个摄像头,从视频和图像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对行为理解起关键作用的步态信息,进而解析出其中包含的个人特征信息。这种人体步态识别方法具有交互自然、提取的特征信息丰富且在小环境中易于部署等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光照条件、对象位置、场地大小、气温和湿度等均会影响识别精度和验证结果,同时也无法在没有部署摄像头的环境以及特殊环境(如手机)中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手机机主身份识别方法,利用手机中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对人体运动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和处理,实现对手机持有人的身份进行识别和认证,对非机主持有人,立即锁定手机屏幕,并且向手机机主发送电子邮件报警,避免因手机丢失给机主造成个人信息泄露以及财产方面的损失。由于本发明是利用手机自带的传感器来实现,不需要额外配置硬件,具有实现成本低、不受环境影响、识别率高等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机主运动模型
建立机主的运动模型,机主运动模型建立步骤如下:
步骤1.1:运动信息采集
利用手机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机主的运动信息,运动信息采集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环境;
(1)室外运动信息采集:机主进行行走、跑步、跳跃和骑车,采集运动数据,具体采集如下:
手机分别放置于腰带上的腰包中,裤子前侧口袋中以及胸前口袋中,手机机主进行如下运动:步行50米,快走50米,逆向行走50米,跑步100米,正步走45秒,原地跳45秒,骑车100米;
(2)室内运动信息采集:机主进行步行、上下楼梯、乘坐电梯和静坐,采集运动数据,具体采集如下:
手机分别放置于腰带上的腰包中、裤子前侧口袋中以及胸前口袋中,手机机主进行上楼梯、下楼梯、静坐和乘坐直梯4种活动,每个活动在十个周期以上,上下楼梯需二十级台阶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55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驾驶公交乘车付费监督系统
-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冲击次数分析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