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外转子底盘测功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5511.6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7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诚;徐伟;刘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环一电磁装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L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永磁同步电机 底盘测功机 扭矩测量 轴承固定 编码器 外转子 直驱 转角 检测数据 中空结构 主轴连接 大转矩 测量 制作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外转子底盘测功机,包括底座、主轴、编码器、扭矩测量器及转榖,所述主轴通过第一轴承固定安装所述底座上;呈中空结构的所述转榖外套于所述主轴上,通过第二轴承固定安装所述主轴或底座上,所述转榖由永磁同步电机提供阻力,所述编码器用于测量所述转榖相对与所述主轴的转速及转角;与所述主轴连接的所述扭矩测量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制作难度低,控制精度高、检测数据可靠,且特别适合大功率、大转矩的底盘测功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外转子底盘测功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机型底盘测功机有两种基本结构:一种是由测功器、转鼓、可变组合飞轮组三大部件同轴连接组成,其中测功器通过转鼓向车辆驱动轮提供阻力,吸收车轮运转产生的机械功,同时测量出转鼓转速和作用在转鼓上转矩。检测工作中,包括电机和转鼓惯量在内的飞轮组惯性提供变速运行时的惯性力,用不同的飞轮组合来适应不同惯量的车型。另一种结构是去除飞轮组,利用测功机产生的等量电气模拟惯量来代替机械飞轮组的惯性力,取代了飞轮组的机械惯量。上述两种结构的底盘测功机都存在结构庞大,机坑占地面积大,现场安装麻烦,生产制造成本高,同时均需要外置风机来满足电机冷却通风的缺点
中国专利(申请号:CN00226144.8;公开日:2000.12.27)公开了一种底盘测功机,包括具有计算、存贮功能的匀速阻力、补偿惯性力、机械损失设定器,其实质在于把电机和转鼓合为一体。作为测功机的异步电机的转子固定在转鼓里,定子固定在主轴上,主轴上的力臂与机座之间装力传感器,电机向转鼓提供的阻力通过力传感器测出。转鼓两侧端盖上设引风板,利用转鼓的旋转引入冷却风,不另设冷却风机。该底盘测功机具有结构紧凑,制造安装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单个驱动轮或多驱动轮同轴且轮距小的车辆,但无法适应大载荷、大功率特种车辆的检测,其原因在于:1、异步电机属于感应电机,精度很难控制;2、检测大载荷、大功率特种车辆需要较大的转矩载荷,需要大半径的电机定子,而大半径的电机定子加工难度大,且成本较高;3、冷却系统只适应单方向的转动,当转榖反转时,冷却系统将失去冷却效果,影响设备性能,更或者使设备由于热量无法散发,进而引起零部件的损坏;4、转榖通过轴承安装主轴上,在转榖旋转过程中会对主轴的扭矩测量产生影响,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制作难度低,控制精度高、检测数据可靠,且特别适合大功率、大转矩的底盘测功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外转子底盘测功机,包括底座、主轴、编码器、扭矩测量器及转榖,所述主轴通过第一轴承固定安装所述底座上;呈中空结构的所述转榖外套于所述主轴上,通过第二轴承固定安装所述主轴或底座上,所述转榖由永磁同步电机提供阻力,所述永磁同步电机包括有定子组件及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上,为所述转子组件提供旋转的阻力磁场;具有永磁特性的所述转子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转榖内壁,与所述定子组件相对应;所述编码器包括码盘及感应所述码盘的感应元件,所述码盘安装在所述转榖上,所述感应元件安装在所述主轴或定子组件上,与所述码盘相对应,用于测量所述转榖相对与所述主轴的转速及转角;与所述主轴连接的所述扭矩测量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转榖通过第二轴承固定安装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包括有底板、轴套及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撑柱;所述轴套穿过所述支撑柱上部设有的安装孔并凸出所述支撑柱,形成凸台;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安装所述轴套内孔中,所述第二轴承外套于凸台上;其有益在于:相较与转榖安装在所述主轴上,将转榖安装于底座,消除了转榖旋转时,轴承摩擦对主轴扭矩测试数据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精度;且轴套的双轴承定位安装,将局部特殊作用的结构进行模块设计制作,相比此结构基座一体化的加工,极大降低了加工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环一电磁装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环一电磁装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5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