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撕裂医用水性聚氨酯薄膜用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34882.2 | 申请日: | 2018-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3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戴家兵;郭文鹤;李维虎;冯林林;刘斌;刘月磊;何羽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科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2;C08G18/34;C08G18/32;C08G18/12;C08J5/18 |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华英 |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聚氨酯薄膜 耐撕裂 聚氨酯乳液 制备 预聚 水性聚氨酯乳液 大分子多元醇 小分子扩链剂 避孕套使用 合成水性 乳化过程 医用手套 致密性好 二元醇 肤感 脱溶 杂环 无毒 医护 | ||
1.一种耐撕裂医用水性聚氨酯薄膜用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聚体制备:将一定量的大分子二元醇、亲水扩链剂、小分子扩链剂投入反应釜,搅拌加热至90~100℃,在-0.1MPa条件下真空脱水1.5~2.5小时,降温至20~40℃,投入一定量的二异氰酸酯,搅拌升温至80~90℃,保温反应2~3小时,降温至45~65℃,再投入一定量的丙酮,搅拌升温至75~80℃反应4~6小时,然后降温至10~20℃,加入一定量的成盐剂和一定量的丙酮,搅拌25~35min,获得预聚体;
2)乳化过程:将步骤1)所制备的预聚体转移至乳化器中,在1000~1400r/min高速搅拌下匀速将一定量的冰水混合物加入预聚体中,预聚体打开后继续搅拌5~10min,然后将转速调整至300~500r/min,加入一定量的后扩链剂5~8倍水溶液,继续搅拌3~5小时获得乳液;
3)脱溶过程:将步骤2)获得的乳液升温至40~45℃,在-0.09MPa条件下脱去乳液中的丙酮,制得耐撕裂医用水性聚氨酯薄膜用水性聚氨酯乳液;
所述步骤1)中,所用的大分子二元醇用量为0.03~0.08mol、亲水扩链剂用量为0.03~0.06mol、小分子扩链剂用量为0.03~0.06mol,所述二异氰酸酯的用量为0.12~0.4mol,所述丙酮的用量为2~5mol,其中第一次添加和第二次添加的比例为1:3~1:5,所述后扩链剂的用量为0.02~0.05mol,所述成盐剂的用量为0.027~0.06mol,所述冰水混合物的用量是所述预聚体用量的3~30倍;
所述大分子二元醇分子量为2000~5000;所述小分子扩链剂为杂环二元醇,为2,3,5,6-四甲基-1,4-二氧杂环-2,5-二醇、1,5,9,13-四硫杂环十六烷-3,11-二醇、1,4-二羟基-2,2-二甲基哌嗪、1-[4-[2-羟基-3-(3-甲基-1-哌啶基)丙基]哌嗪-1-基]-3-(3-甲基-1-哌啶基)丙-2-醇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所述水性聚氨酯乳液固含量为30~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撕裂医用水性聚氨酯薄膜用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二元醇为聚醚或聚酯二元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撕裂医用水性聚氨酯薄膜用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二元醇为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或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所述大分子二元醇分子量为2000~50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撕裂医用水性聚氨酯薄膜用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扩链剂为二羟甲基丙酸或二羟甲基丁酸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撕裂医用水性聚氨酯薄膜用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为脂肪族二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撕裂医用水性聚氨酯薄膜用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盐剂为无机碱金属化合物或有机胺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撕裂医用水性聚氨酯薄膜用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扩链剂为小分子二元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撕裂医用水性聚氨酯薄膜用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乳液pH值为6.5~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科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兰州科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48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