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桷树叶黄酮提取物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34113.2 | 申请日: | 2018-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3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白群华;陈玲;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60 | 分类号: | A61K36/60;A61P25/28;A61P25/16;A61P25/00;A23L33/105;A61K127/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邹晓艳 |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黄桷树叶 黄酮提取物 小胶质细胞 应用 活化 炎性 制备 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社会意义 黄酮 药源 保健品 防治 申请 预防 发现 安全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黄桷树叶黄酮提取物在制备抑制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黄桷树叶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保健品或食品中的应用。本申请发现黄桷树叶黄酮可能具有良好的抑制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的作用,可能在防治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将为进一步开发安全有效的药源提供基础,为重庆地区丰富的黄桷树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桷树叶黄酮提取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黄桷树(又名黄葛树、大叶榕、马尾榕)属高大落叶乔木,树冠高大,是常用的庭荫树、行道树之一;原产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环境耐受性强,在我国重庆、四川、湖北等地分布多。在重庆市,资源丰富,从城镇、乡村、江河边、沟溪边、田地头、寺庙、学校、公园、路边到山石头缝内,分布广泛,是重庆市的市树。《全国中草药汇编》和《中华本草》中有记载黄桷树的根、叶均可入药。在经验性用药中,黄桷树根常用于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也用于风湿骨痛,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黄桷树叶用于消炎止痛,外用治跌打肿痛;此外,黄桷树根部由寄生虫所形成的虫瘿,药用名称为黄桷树根疙瘩,人们常用于风温关节痛,劳伤腰痛。由于黄桷树普遍生长于南部和西南部,功效较多,因此在这些地区民间经验用药比较常见。从经验性用药的效果来看,黄桷树可能具有抗炎作用。但现代对黄桷树的药用价值研究不多,对其有效成分和药理活性,尚未见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报道。
黄酮类物质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在工业上和医药上具有较高价值。在食品工业,黄酮类作为抗氧剂,能够阻遏食物氧化作用引起的氧化腐败;在医学上,黄酮类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对治疗冠心病、老年性痴呆、脑血栓、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且毒副作用较少。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黄桷树叶中含有大量黄酮类物质,其粗提物具有保护A549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是巨噬细胞来源的中枢神经系统固有的免疫细胞。神经细胞的异常变性聚集蛋白、环境毒物、脑部损伤、感染、基因突变及前炎症因子、自身免疫功能失调等因素均可启动小胶质细胞激活。激活的小胶质细胞除了吞噬清除变性死亡的神经元外,还分泌炎性与促炎因子如:NO、O-2、TNF-α、IL-lα、IL-1β、IFN-γ、IL-6、表皮生长因子类花生酸物质以及兴奋性氨基酸等。这些因子水平增高可诱导进一步的炎性反应,并通过自由基代谢产物、诱导凋亡等多种途径损害神经元,参与神经元的变性过程。而损伤的神经细胞又可促使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神经退行性病变,如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在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甾体激素类、非甾体抗炎药如皮质激素、他克莫司、环孢素,吲哚美辛、血管活性肠肽及类似物如纳洛酮等,具有抗炎和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的作用,但其长期用药具有抑制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干扰体内物质代谢、胃肠道毒副作用等不良反应,不可能长期运用于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患者。目前,很多学者正积极研究寻找可长期运用的安全有效的抑制小胶质细胞炎性激活的药物。近年来,有很多专家学者,证实了很多植物成分如葛根素、芹菜素、大黄素、肉豆蔻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等都对小胶质细胞活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现在,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病变给医疗机构、社会保障体系、家庭都带来了越来越沉重的负担。这类疾病,目前无确切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黄桷树叶黄酮提取物的应用。
实现该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黄桷树叶黄酮提取物在制备抑制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黄桷树叶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保健品或食品中的应用。
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为神经炎症相关的疾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4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