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小分子溶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3836.0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1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京妮;孙旭阳;崔晶;钟璟;马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61/36 | 分类号: | B01D61/36;B01D71/64;B01D69/10;C08G7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质子 极性 溶剂 中小 分子 方法 | ||
1.一种分离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小分子溶剂的方法,采用渗透汽化膜分离装置,包括在渗透汽化膜上部充满非质子极性溶剂和小分子溶剂混合物的进料液,渗透汽化膜下部空腔连接真空装置,使进料液中的小分子溶剂通过渗透汽化膜向下部空腔扩散的步骤;其中,所述渗透汽化膜为聚酰亚胺渗透汽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亚胺渗透汽化膜包括支撑层和分离层;其中,所述分离层位于所述支撑层上,所述分离层为多层聚酰亚胺膜,所述支撑层为具有0.01μm以上孔隙结构的无机物或有机物;所述多层聚酰亚胺膜由采用至少两种除溶剂法制得的聚酰胺酸膜经亚胺化得到,且除与支撑层接触的第一层外,其余层均采用在聚酰胺酸的不良溶剂中扩散的除溶剂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小分子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液中,非质子极性溶剂的质量浓度为5~9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小分子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液温度为1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小分子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汽化膜下部空腔绝对压力为0~99k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小分子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小分子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分子溶剂包括水、甲醇、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小分子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聚酰亚胺膜为2~10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小分子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聚酰亚胺膜为2~6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小分子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层的总厚度为2~8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小分子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选自通式(1)所示结构:
其中,Ar1、Ar3为含有至少一个碳六元环的四价芳香族残基,Ar2、Ar4为含有至少一个碳六元环的二价芳香族残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38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污染型浸没式超滤膜池结构
- 下一篇:净水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