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33463.7 | 申请日: | 2018-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6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田尾洋平;野坂实央;井上雅雄;峯谷邦彦;小松晃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活性物质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电极体 非水电解质 合剂层 正极板 覆膜 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 表面形成 长期保存 电池壳体 电阻增加 负极板 硫元素 容纳 | ||
本发明能够抑制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与长期保存相伴的电阻增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0)具备电极体(3)、非水电解质、及容纳电极体(3)和非水电解质的电池壳体(200),所述电极体包含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合剂层,该正极活性物质合剂层含有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形成有覆膜,形成于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的覆膜以正极活性物质的每1m2表面积计包含0.04μmol~0.19μmol的硫元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被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HEV)、电动汽车(EV)的驱动用电源等。对这样的用于驱动电源等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提高电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
将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长期保存时,存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内部电阻变大,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输出特性降低这样的课题。这样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内部电阻的增加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在正极活性物质表面产生了成为反应电阻的物质。因此,为了抑制在正极活性物质表面产生的成为反应电阻的物质的增加,考虑在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形成合适的覆膜。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源自磺酸化合物的SO3-和SO42-设置为以正极活性物质的每1m2比表面积计为3μmol以上且10μmol以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258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抑制因长期保存导致的电阻的增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
电极体、
非水电解质、及
容纳上述电极体和上述非水电解质的电池壳体,
所述电极体包含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合剂层,该正极活性物质合剂层含有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
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形成有覆膜,
上述覆膜以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每1m2表面积计包含0.04μmol~0.19μmol的硫元素。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通过将形成于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的覆膜中所含的硫元素设置为以正极活性物质的每1m2表面积计为0.04μmol~0.19μmol,从而覆膜被最优化,能够抑制与长期保存相伴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阻的增加。
优选上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包含镍、钴和锰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上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包含镍、钴和锰,上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的镍和锰的合计量相对于上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的过渡金属元素的总量的比例按摩尔比计为0.6以上。
优选上述覆膜为至少源自氟磺酸锂的覆膜。
优选上述覆膜还包含硼元素,上述覆膜以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每1m2表面积计包含0.02μmol~0.04μmol的硼元素。
优选上述覆膜为至少源自氟磺酸锂和双草酸硼酸锂的覆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34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