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岩巷道全长锚固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2930.4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6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薛维培;姚直书;李万峰;何礼品;黄开忠;徐敬浩;李延庆;刘小虎;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2 | 分类号: | E21D20/02;E21D2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素霞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巷道 全长 锚固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软岩巷道全长锚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包括:
钢管支架,所述钢管支架设置于软岩巷道底部,所述钢管支架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所述钢管支架包括左右两端竖直钢管支架的竖直部和中间弯曲钢管支架的弧形部,所述钢管支架上设有多个便于锚固件插入的孔洞,所述钢管支架内灌注有混凝土;
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包括多个锚索和锚杆,多个所述锚索和锚杆分布在软岩巷道的四周岩壁内,所述锚索和锚杆均通过所述钢管支架上的孔洞插入巷道外围所在的围岩内,用于对软岩巷道进行支护;
金属网,所述金属网通过所述锚固件外露部分进行固定,铺设在软岩巷道内表面,所述金属网覆盖在软岩巷道的两帮和拱部;
混凝土喷层,所述混凝土喷层覆盖于所述金属网外层及软岩巷道底部,用于对软岩巷道进行加固;
所述竖直钢管支架和所述弯曲钢管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锚索和锚杆底部均设有类弹簧段,用于对孔洞内的锚固剂进行充分的搅拌和释放岩层的瞬间地压;
可缩性金属支架,所述可缩性金属支架为可缩性U型钢拱型支架,所述可缩性U型钢拱型支架与软岩巷道尺寸相适配,所述可缩性U型钢拱型支架卡设于所述混凝土喷层的外侧,用于进一步对软岩巷道进行支护;
所述类弹簧段为多根钢筋经过反复弯折而成,所述类弹簧段固定在所述锚索和锚杆的底部;
所述类弹簧段预留有直线段,并通过直线段固定在所述锚索和锚杆的底部,便于所述类弹簧段在所述锚索和锚杆上进行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巷道全长锚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和锚杆的轴身均设有多个锥形铁,所述锥形铁通过底面与所述锚索和锚杆焊接固定,多个所述锥形铁均沿所述锚索和锚杆的轴身呈S型排布,便于对孔洞内的锚固剂进行充分的搅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巷道全长锚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直钢管支架上均设有两对孔洞,每对孔洞均分布在所述竖直钢管支架的内侧和外侧,其中第一对孔洞位于所述竖直钢管支架的上部,且处于同一水平线,第二对孔洞位于所述竖直钢管支架与所述弯曲钢管支架的连接处,且圆心连线与水平轴具有一定夹角;
所述弯曲钢管支架上设有三对孔洞,每对孔洞均分布在所述弯曲钢管支架的内外侧,便于所述锚固件插入进围岩,三对孔洞在所述弯曲钢管上均匀排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巷道全长锚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弹簧段的长度为10cm,预留的所述直线段长3c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岩巷道全长锚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竖直钢管支架和所述弯曲钢管支架上的内侧孔洞孔径均与所述锚索和锚杆直径一致,外侧孔洞孔径大于内侧孔洞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理工大学;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29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退锚车
- 下一篇:一种磷镁材料锚固剂锚杆制备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