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协同美白效果的美白护肤精华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1701.0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9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潘启诚;李雪竹;章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67;A61K8/60;A61K8/64;A61K8/365;A61Q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地址: | 200234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协同 效果 护肤 精华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协同美白效果的美白护肤精华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美白护肤精华包含烟酰胺、美白复合物1、美白复合物2、柑橘皮提取物和熊果苷等。本发明所述美白护肤精华的配方选用了具有协同作用的原料,既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转移,又能提亮肤色,同时还能在美白路径中的各个节点共同协同作用,最终达到安全,有效和稳定的美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协同美白效果的美白护肤精华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东亚女性自古以白为美,为了美白使用了很多方法。如牛奶沐浴等。甚至使用了很多有毒性的物质,如早期的铅汞敷面,直到上个世纪还在有人使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肤色系统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皮肤颜色的深浅受多种因素调控,但主要仍取决于黑色素的含量和分布。黑色素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素细胞是皮肤的重要组成细胞之一,呈树状突起,细胞内形成的黑色素通过树状突起运输到角质层细胞内。它以1∶36比例与角质形成细胞构成一个表皮单位,存在于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通过合成黑色素决定皮肤颜色深浅,同时可吸收紫外线,使机体免遭紫外线的损害。黑色素具体形成过程如下:当紫外线照射皮肤时,角质细胞受到刺激产生炎症分泌炎症因子和组织胺等,同时 DNA受损并产生自由基。黑色素细胞受到炎症因子、自由基等刺激分化加速。内部酪氨酸酶活性增加,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多巴,进一步转化为多巴醌,多巴醌经自由基反应,最后转化为黑色素。黑色素小体经树突传递到角质细胞。最终造成色素在皮肤中的沉着。
近代以来,人们开发选用了很多美白剂。目前,最有效的美白皮肤的活性物之一是氢醌,但是氢醌分子量小,破坏黑色素细胞,而且可能诱发炎症。所以,氢醌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受到严格法规的限制,被禁止用作化妆品组分。杜鹃醇曾是日本某著名化妆品公司主打的美白活性物,但后面爆出过度美白的问题。
壬二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中等链长的脂肪酸。它是一种重要的皮肤美白剂,有抑制酪氨酸酶的功效。但是在应用时还存在一些技术和配方方面的问题。首先,壬二酸必须在高浓度时才有效。在高浓度时壬二酸不溶解,使配制的化妆品质量差,特别是很稠的体系很难抹开。其次,壬二酸的熔点较高,一般情况配制较困难。
L-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以及甘草提取物都容易变色,其稳定性还是存在不小的问题,在使用时也是需要特别的注意。
现在有些不法商人为了短期的利润,在面膜等化妆品中添加糖皮质激素。可以短期内产生嫩白紧致的效果,但是长期使用对人的皮肤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还有很多公司开发了一些美白组合物,更多的是一些效果简单叠加的产品,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开发高效、安全和稳定且具有协同增效的美白方案成为现在化妆品行业的一个难点所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协同美白效果的美白护肤精华。该美白护肤精华可以吸收紫外线,抑制炎症因子,修复受损DNA,清除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还原黑色素,吞噬黑色素,进而达到美白的目的。该护肤精华既可以在酪氨酸酶抑制、黑色素转移方面重点作用,又可以在其他方面协同作用,既可达到美白效果又可均衡协作而不引起负反馈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具有协同美白效果的美白护肤精华,包含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1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苹果提取物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驱蚊茶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