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水鱼节水减排养殖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1203.6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5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程果锋;刘兴国;曾宪磊;陆诗敏;杨家鹏;顾兆俊;刘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鱼 节水 养殖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水鱼节水减排养殖池系统,依据山区地势高差而建。进水系统包括高位蓄水池,高位蓄水池承接对上游自然水源来水,导流管一端与高位蓄水池侧壁连通,另一端与圆形养殖池体上的切向入水口连通;高位蓄水池和圆形养殖池有地势高差,水从高位蓄水池,经导流管从切向入水口自流入圆形养殖池,入水动力作为圆形养殖池体的旋流集污动力;圆形养殖池体位于三角溢流堰外围下方的位置设置一圈集水渠,集水渠侧部与上部水排水管一端连接;上部水排水管另一端与集水池侧壁连通;集水池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通过回水管与高位蓄水池上部连接。本发明在保证养殖密度前提下,提高对鱼池中粪便和残饵的收集效率,大幅减轻外界污染负荷和废水处理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循环系统,具体来说,是一种冷水鱼节水减排养殖池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冷水鱼产业由于经济效益高,在四川、贵州、重庆、湖北、北京等地已得到快速发展,在山区利用泉水或者山间溪流冷水为水源,利用高原山区自然落差在长方形水池中进行流水养鱼,养殖鲑、鳟、鲟鱼、裂腹鱼等冷水、亚冷水鱼类。该模式利用自然落差,水从前端进入养殖池,流经养殖区,从末端集污区流出。在此过程中,养殖冷水鱼的残余的饲料、粪便被水流带走从排水口排出,基本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下游,由于养殖密度高达20-50kg/㎡,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大,给下游水体带来严重污染,污染物中粪便和残饵的比重超过70%以上。此外,该流水养殖模式对水需求量非常大,但由于排放水中含有较多粪便和残饵,造成无法循环再用,存在较大的资源浪费,同时大量的排放废水也给后续净化处理提高了处理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一种冷水鱼节水减排养殖池系统,在保证养殖密度前提下,提高对鱼池中粪便和残饵的收集效率,通过旋流集污,使鱼池中粪便和残饵集中后从底部排出后单独处理,大幅减轻外界污染负荷,提高养殖废水的循环利用率。重点针对收集的粪便和残饵展开去除,大幅降低养殖废水的处理量,降低处理成本和难度。此外,鱼类在圆形池均匀分布,减少鱼类在跑道池因过度集中而带来彼此皮肤摩擦损伤,疾病多发的问题。该圆形养殖池系统,通过进水设计高低落差产生的推流推动进水在池体内部形成旋流同时,带动在带动池体底部水体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散布在池底的粪便和残饵汇集到保护盖下方的集污池中,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鱼池外侧,实现鱼类粪便和残饵的去除。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水鱼节水减排养殖池系统,包括圆形养殖池体1、进水系统2、上排水及回用系统、底排污系统4;所述圆形养殖池体1的池底四周向中央集污坑倾斜;所述进水系统2包括高位蓄水池,高位蓄水池直接对上游自然水源来水进行承接,导流管202一端与高位蓄水池侧壁连通,另一端与圆形养殖池体1上的切向入水口203连通,高位蓄水池的高度高于圆形养殖池体1;切向入水口203的入水动力作为圆形养殖池体1的旋流集污动力;所述上排水系统包括三角溢流堰301;所述三角溢流堰301位于圆形养殖池体1四周的上部,三角溢流堰301位置设有防逃网302,圆形养殖池体1位于三角溢流堰301下方的位置设置一圈集水渠303,集水渠303侧部与上部水排水管304一端连接;上部水排水管304另一端与集水池305侧壁连通;集水池305内设有潜水泵307,潜水泵307通过回水管306与高位蓄水池上部连接;集水池305的侧壁上设有外排管,用于部分水体外排;所述底排污系统4包括集污坑401、排放管402、拦鱼网403、支撑杆404;集污坑位于圆形养殖池体1底部中央最低处,支撑杆404与拦鱼网403垂直连接,拦鱼网403水平搁置在集污坑401上,并与集污坑侧壁具有间隙,该间隙小于鱼身通过的尺寸,通过支撑杆404调节拦鱼网403和集污坑401之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1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旋流集污的养殖池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态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