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旋流集污的养殖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1202.1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程果锋;刘兴国;朱浩;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池体 集污 三角溢流堰 导流筒 养殖池 挡板 鱼池 曝气头 旋流 导流筒内壁 支撑架固定 底部中央 进水动力 进水曝气 罗茨风机 排污系统 切向设置 收集效率 污染负荷 出水口 集水渠 上排水 输气管 残饵 侧壁 进水 推流 紊流 粪便 搁置 生长 外部 | ||
1.一种气体旋流集污的养殖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圆形养殖池体(1)、进水曝气推流系统(2)、上排水系统(3)、底排污系统(4);
所述圆形养殖池体(1)的池底四周向中央集污坑倾斜;
所述进水曝气推流系统(2)包括导流筒(201),导流筒(201)内壁上通过支撑架(206)固定设置挡板(205),挡板(205)沿进水方向的后方设有一组曝气头(204),一组曝气头(204)通过输气管(203)与位于导流筒外部的罗茨风机(202)连接;所述导流筒(201)出水口沿圆形养殖池体(1)侧壁切向设置;
所述上排水系统(3)包括三角溢流堰(301);所述三角溢流堰(301)位于圆形养殖池体(1)四周的上部,三角溢流堰(301)位置设有防逃网(302),圆形养殖池体(1)位于三角溢流堰(301)下方的位置设置一圈集水渠(303),集水渠(303)侧部与上部水排水管(304)连接;
所述底排污系统(4)包括集污坑(401)、排放管(402)、拦鱼网(403)、支撑杆(404);集污坑位于圆形养殖池体(1)底部中央最低处,支撑杆(404)与拦鱼网(403)垂直连接,拦鱼网(403)水平搁置在集污坑(401)上,并与集污坑侧壁具有间隙,该间隙小于鱼身通过的尺寸,通过支撑杆(404)调节拦鱼网(403)和集污坑(401)之间的间隙;
系统运行时,罗茨风机(202)输送空气进入输气管(203)进而通过曝气头(204)喷出,推动周围水流沿导流筒向前流动,并从导流筒出口沿池壁切向流出,带动整个池塘水体旋流集污,导流筒内部设置挡板(205)防止水体倒流,挡板(205)密封固定在导流筒(201)内壁上,其面积占导流筒(201)截面积的60%,空余截面积部分留作进水口;导流筒进水口部分设置拦网(207),防止杂物进入导流筒(201);
三角溢流堰(301)上口宽0.1-0.15m,高0.1m,沿圆形养殖池体(1)均匀布置,三角溢流堰(301)个数可满足最大2倍换水量,三角溢流堰沿圆形养殖池体(1)均布,三角溢流堰(301)上部还有20cm池体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旋流集污的养殖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拦鱼网(403)面积为集污坑面积2倍,旋流到池底的粪便和残饵能通过拦鱼网,沉入下部集污坑(4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旋流集污的养殖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拦鱼网(403)通过拦鱼网支撑杆(404)固定在池底中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旋流集污的养殖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旋流汇集的高浓度悬浮颗粒物的水体从池中央底部的排放管(402)排放至池外,这部分水量仅占总水量的5-15%,通过上部三角溢流堰流出的水体占总水量的85-9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旋流集污的养殖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溢流堰流出的水体集中排放到外部生态净化区或直接回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旋流集污的养殖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圆形养殖池体(1)设置在养殖池塘中,圆形养殖池体(1)直径为5-15m,池体采用混凝土、不锈钢或玻璃钢材料制成,池底四周向中央集污坑倾斜,集污坑直径为1-2m并位于池底中央最低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12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池
- 下一篇:一种冷水鱼节水减排养殖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