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烧烫、刀伤的外用软膏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9688.5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2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学一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K9/06;A61P17/02;A61P19/08;A61K35/618;A61K35/6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乔丽艳 |
地址: | 11400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伤 外用软膏 治疗 外用中药组合物 软膏 原料药组成 中药组合物 药物成本 制造成本 治疗效果 生大黄 重量份 地龙 蛤粉 总药 中药 | ||
本发明针对于现有治疗烧烫、刀伤的药物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烧烫、刀伤的外用软膏,属于外用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治疗烧烫、刀伤的外用软膏,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药组成:生大黄4~5份,蛤粉4~6份,地龙3~4份。该软膏采用的中药组合物组分少,中药总药量较现有技术没有增加,治疗效果无明显区别,有效的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外用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烧烫、刀伤的外用软膏。
背景技术
外伤包括枪弹、金刃、跌打损伤、烧烫伤、冻伤和虫兽伤等。枪弹、金刃、跌打损伤等外伤,可引起皮肤肌肉瘀血肿痛,出血,或筋伤骨折,脱臼。烧烫伤,多由高温物品、沸水或热油、或烧烫等引起。轻者损伤肌肤,在受伤部位红、肿、热、痛、皮肤干燥、或起水泡、剧痛;重度烧烫伤则可损伤肌肉、筋骨使痛觉消失,创面如皮革样,或蜡白、焦黄或炭化。
目前,用于治疗烧烫、刀伤的药物品类繁多,但是基本上由多种中药配伍组成,随着我国消费者对中药材需求量逐年增大,各类中药材价格也不断上涨,造成中成药制造成本不断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于现有治疗烧烫、刀伤的药物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烧烫、刀伤的外用软膏,该软膏采用的中药组合物组分少,中药总药量较现有技术没有增加,治疗效果与现有技术无明显区别,有效的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一种治疗烧烫、刀伤的外用软膏,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药组成:
生大黄4~5份,蛤粉4~6份,地龙3~4份。
优选的,上述外用软膏,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药组成:
生大黄4份,蛤粉5份,地龙4份。
本发明选择生大黄、蛤粉、地龙进行配伍组合,这样组合后各药物的功效产生了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治疗烧烫、刀伤,还可以用于治疗溃烂、褥疮、股骨头坏死;
其中,选用的生大黄:味苦,性寒;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
蛤粉:又名蛤蜊粉;味咸、性寒;具有清热,化痰利湿,软坚之功效。
地龙:性寒,味咸;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
上述治疗烧烫、刀伤的外用软膏的制备方法为,取原料药生大黄4~5份,蛤粉4~6份,地龙3~4份,干燥灭菌,粉碎成150~250目的细粉,用植物油一次性调成膏状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
1、本发明药膏原料药配伍简单,采购原料少,制作方便,成本更低。
2、本发明药膏对治疗烧烫、刀伤、溃烂、褥疮、股骨头坏死有一定效果,对烧伤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6.7%和96.7%,对烫伤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3.3%和93.3%,对切割伤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3.3%和86.7%,对疮疡、褥疮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6.7%和93.3%,对股骨头坏死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76.7%和40.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烧烫、刀伤的外用软膏,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药组成:
生大黄4份,蛤粉5份,地龙4份。
外用软膏的制备方法为,取原料药生大黄2000g,蛤粉2500g,地龙2000g,干燥灭菌,粉碎成150~250目的细粉,用植物油一次性调成膏状,再分装成瓶每瓶250g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烧烫、刀伤的外用软膏,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药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学一,未经赵学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9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菌剂
- 下一篇: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手足口病药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