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过滤装置的加热、通风或者空调设备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29085.5 申请日: 2018-07-05
公开(公告)号: CN109203925A 公开(公告)日: 2019-01-15
发明(设计)人: 弗洛里安·克莱因;马库斯·米夏埃尔 申请(专利权)人: 马勒国际公司
主分类号: B60H3/06 分类号: B60H3/06;B60H1/00
代理公司: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邓琪
地址: 德国斯图加特7***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过滤区域 过滤装置 空调设备 加热 通风 机动车辆 空气质量传感器 空气过滤器 内部空气 外部空气 预滤器 过滤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在机动车辆的加热、通风或者空调设备中的过滤装置(1、31、51、71、91),该过滤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区域(2、32、52、72、92)和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区域(3、33、53、73、93、94),所述第一过滤区域用作对外部空气和/或内部空气进行过滤的空气过滤器,以及所述第二过滤区域用作空气质量传感器(211)的预滤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过滤装置(1、31、51、71、91)的加热、通风或者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以及一种特别是用机动车辆的具有过滤装置的加热、通风或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在世界范围内被驾驶。而且机动车辆部分也运动至空气质量至少是暂时不是很好的区域中。而且会发生空气质量由于细灰尘而部分也明显受到污染。因此可能形成空气质量受到损害的在机动车辆周围的空气,这样的空气通过鼓风机被机动车辆的加热、通风或者空调设备吸入并且被用于向机动车辆内室供气。

基于部分非常糟糕的空气质量,对机动车辆周围的外部空气、在机动车辆内室的舱内空气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控和陈述的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定义或者说区分细灰尘、极细灰尘和超细灰尘,根据维基百科已知以下内容:

通过美国(US)标准引入的颗粒物质(PM)归类是在侵入物评价中的根本变化:之前考虑总侵入物,而现在聚焦于侵入物的可吸入部分。因此要考虑以下情况:细颗粒仅仅是部分被在鼻腔/喉咙的黏膜以及在鼻子区域中的细发拦住,而较粗的颗粒不会给呼吸道造成污染,因此与细灰尘相关也会谈及可吸入的细灰尘或者被称作胸腔浮尘。

在美国准则的第一版本中定义了标准PM10,对于PM10来说,从2005年初始在欧盟也需要遵循极限值。与通常提到的定义相反,PM10对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微米(10μm)的侵入物没有进行细分;而是尝试对上呼吸道的沉积特性进行模拟: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μm的颗粒全部被包括,对于较大颗粒而言对一定的百分比进行评价,该一定的百分比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对于大约15μm最后到达0%。从技术上看,这相当于根据侵入物的权重函数的应用。从该权重函数的走向最终也可以推导出名称PM10,因为对于大约10μm的颗粒来说权重正好是一半。

在1997年,美国准则补充了PM2.5,PM2.5相当于进入肺部(进入肺泡)的细灰尘(也被称作极细灰尘)。该定义与PM10类似,但是权重函数明显更陡(权重100%,<0.5μm;权重0%,>3.5μm;权重50%,大约2.5μm)。

此外,超细颗粒(UP或者UFP,超细灰尘)被定义为热力学直径小于0.1μm的颗粒。热力学直径描述了一种具有与被观察颗粒相同的扩散特性的球形颗粒。

为了测量空气质量或者说空气的细灰尘、极细灰尘或超细灰尘含量,目前用于细灰尘和极细灰尘的空气质量传感器、以及气体传感器是已知的。对于细灰尘传感器而言,也必须对<<1μm的粒径进行可靠检测,因为这些粒径具有最大的健康相关度。细灰尘传感器和极细灰尘传感器特别是基于光学的通过激光束或者红外光束的散射光方法、电学的感应效应或者摩擦学的充电效应而进行工作。

基于散射光效应的这种传感器已经在建筑技术中被应用在用于房间的商业室内空气清洁器中。例如已知作为细灰尘传感器的型号为Sharp GP2Y1010AU0F的传感器。在这里,细灰尘测量以光学方式通过集成的IR二极管以及利用集成的光电晶体管来实现。

这样的传感器在应用在机动车辆中的情况下应当超过机动车辆的产品使用寿命地可靠地工作。

DE 10 2008 014 401 A1公开了一种具有细灰尘过滤器以及具有内传感器和外传感器的机动车辆,这些传感器分别对吸入的外部空气以及内部空气的细灰尘浓度进行测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公司,未经马勒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90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