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28915.2 | 申请日: | 2018-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5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范长利;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41/71 | 分类号: | C04B41/71 |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郭春莉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份 增强剂 混凝土增强剂 聚羧酸减水剂 有机硅低聚物 混合水溶液 混凝土表面 聚醚改性 纤维素醚 消泡剂 活性纳米碳酸钙 水化硅酸钙凝胶 三乙氧基硅烷 活性稀释剂 可溶性钙盐 可溶性铝盐 填充物 氟硅酸盐 老化性能 三乙醇胺 应用环境 综合性能 观赏性 异辛基 致密性 乳液 填充 制备 调配 表现 | ||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增强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及其使用方法,该增强剂由A、B、C、D四种组份组成,其中,所述A组份为可溶性钙盐水溶液,所述B组份为氟硅酸盐、水化硅酸钙凝胶粉、三乙醇胺、纤维素醚、聚羧酸减水剂、聚醚改性硅消泡剂的混合水溶液,所述C组份为可溶性铝盐、活性纳米碳酸钙、纤维素醚、聚羧酸减水剂、聚醚改性硅消泡剂的混合水溶液,所述D组份是以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活性稀释剂与有机硅低聚物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有机硅低聚物乳液。本发明制备的混凝土增强剂在填充致密性、抗耐久老化性能、填充物的稳定性、表面处理后的观赏性、不同应用环境的组份用量可调配性等方面,综合性能都表现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处理技术(如防护、增强等)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腐蚀性、抗冲击性、耐磨性、耐久性及观赏性等,已成为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服役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使用方法一般为:通过人工或设备,按一定的步骤,将一种或几种液态的表面处理成分均匀地(分层)涂装在做过杂物清除的混凝土表面,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利用表面处理剂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或表面处理剂与混凝土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在混凝土表面的微观缺陷与孔隙中生成C-S-H凝胶、AFt、高分子化合物等填充物,封堵混凝土表面的微观缺陷与孔隙,使混凝土表面微观结构更加平整密实。
混凝土表面增强剂目前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单组份的,另一类为双组份的。其中,按主要成份差异,单组份增强剂又可分为“有机乳液型”、“无机盐型”及“有机乳液+无机盐混合型”,“有机乳液型”应用在混凝土表面经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后易降解老化挥发而失效,“无机盐型”的渗透性和处理后的质感不如“有机乳液型”,而“有机乳液+无机盐混合型”的作用机制却十分复杂不可控、不同成份的作用大小难于评估、不便于根据不同使用环境进行及时调配;双组份增强剂主要由“补钙”组份和“无机盐”组份构成,其缺陷与“无机盐型”类似。所以现在技术中的表面增强剂使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缺陷,改进混凝土表面增强剂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用机制可控、综合性能更好的四组份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思路如下:
混凝土表面的微观缺陷与孔隙是导致混凝土工作性能不良与耐久性不理想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对混凝土性能有害的外部成分通过其表面的微观缺陷与孔隙进入混凝土内部,而对混凝土性能有益的内部成分则可能通过其表面的微观缺陷与孔隙向混凝土外部流失;同时,当混凝土表面受到外部较大冲击时,其表面的微观缺陷与孔隙就成为了混凝土的薄弱环节。因此,增强混凝土表面,必须使混凝土表面的缺陷与孔隙得到有效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8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