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酸菌超分辨成像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27839.3 申请日: 2018-07-05
公开(公告)号: CN110272640B 公开(公告)日: 2020-12-04
发明(设计)人: 徐兆超;祁清凯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9B57/08 分类号: C09B57/08;C09K11/06;C07D491/107;G01N21/64
代理公司: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代理人: 郑虹
地址: 116023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耐酸 分辨 成像 染料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一种耐酸菌超分辨成像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染料具体分子结构以琥珀酰亚胺活性酯取代的罗丹明螺酰胺为基本结构单元,其结构式如下(1)所示:本发明开发的耐酸菌超分辨成像染料不仅具有耐酸的性能,而且保留了可见光激活性能。因此这类耐酸菌超分辨成像染料可以应用于超分辨成像技术中不受酸性环境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染料和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酸菌超分辨成像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发展的一系列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其中基于单分子定位的光激活定位显微技术(PLAM)和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技术(STORM或dSTORM)使光学显微镜的空间分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中,然而尽管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将荧光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推进到了20纳米。

开发生物成像用单分子定位超分辨荧光染料,目前最好的方法是在高荧光强度和光稳定性的染料中引入光开关功能。罗丹明类染料由于其突出的光性能,是目前超分辨中用的最多的一类染料,特别是硅罗丹明的性能更加突出,在超分辨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罗丹明染料的荧光“明-暗”状态是基于酰胺螺环开关,传统罗丹明螺酰胺在紫外光辐照下,会由不发光的闭环结构变为强荧光发射的开环结构。S.W.Hell等人最早利用这一独特的光化学反应将罗丹明螺酰胺标记在固定的PtK2细胞的微丝骨架上,利用单分子定位技术实现了超分辨成像。但是,包括罗丹明螺酰胺在内,光开关分子在细胞内应用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是需要紫外光作为“开-关”激发光,例如罗丹明螺酰胺需要用波长小于375nm的光来将闭环结构打开变为有荧光的开环结构,而紫外光会对细胞产生严重的光毒性,难以在活细胞中应用。为了改善激活光波长,W.E.Moerner等人将酰胺取代基修饰为较大的共轭体系,将吸收波长向长波长移动,首次将开关激发光延长到可见光区(400nm),实现了对细菌表面的三维超分辨荧光成像。由此,罗丹明螺酰胺在超分辨成像中表现出巨大潜力。

尽管罗丹明螺酰胺作为光激活染料已经可以用于超分辨荧光成像,但是这类染料分子还有一些不足还需要改进,首先是酸激活荧光干扰,通常情况下酸激活和光激活是两种都能够打开罗丹明酰胺螺环的方式。细胞内存在许多偏酸性的环境(如溶酶体,酸性蛋白等),当罗丹明螺酰胺染料使用于这些酸性环境中,其酸激活产生的荧光会严重干扰甚至导致光激活性能完全失效,因此在酸性环境中基于这类染料的荧光探针目前无法应用于超分辨荧光成像。此外,一些嗜酸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常在4以下,典型的例如嗜酸微生物如酸矿水中的化能自养硫氧化细菌和自热的煤堆和酸热泉中的嗜热嗜酸细菌等,而这些嗜酸菌嗜酸的奥秘仍未解开,若要将超分辨成像在这个领域加以应用,传统会被酸激活的罗丹明螺酰胺类染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报道的绝大多数罗丹明螺酰胺都只能用紫外光(<375nm)辐照来实现光激活荧光,而紫外光对生物体具有光毒性不利于活细胞超分辨成像。尽管S.W.Hell等人使用了长波长的双光子激光激活罗丹明螺酰胺的荧光并应用于超分辨成像,但是双光子激光功率要比单光子激光大几个数量级,这也会对成像的生物体造成不可修复的光损伤。W.E.Moerner等人开发的可见光激活染料最大吸收波长约为380nm,仅在405nm左右有一点吸收带边,因此也不能高效地利用405nm激光实现光激活。综上所述,开发一类具有耐酸性同时在可见激光波长(405nm)具有最大吸收值的罗丹明螺酰胺类荧光开关染料对于活细胞超分辨荧光成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酸菌超分辨成像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具体结构以罗丹明螺酰胺为基本单元,将琥珀酰亚胺(NHS)活性酯共价连接到罗丹明螺酰胺分子上,通过NHS活性酯即可以将这类荧光开关探针非特异性标记到活细菌细胞表面的膜蛋白上,通过STORM技术就可以对细菌表面进行超分辨成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耐酸菌超分辨成像染料,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耐酸菌超分辨成像染料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7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