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机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6682.2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7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秋元正德;粟野真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59 | 分类号: | F24F1/0059;F24F13/2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金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机 鼓风机 热交换 空气吸入口 热交换器 室内机 空气吹出口 收纳 吸入空气 前面板 亲水性 清洁性 设计性 被膜 吹出 吸入 室内 驱动 配置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维持清洁性及设计性的空调机。该空调机具有室内机(2),该室内机(2)具备:鼓风机(14);收纳鼓风机(14)的箱体(9);配置于箱体9的正面侧且在表面具有亲水性被膜(30)的前面板(7);形成于箱体(9)且通过鼓风机(14)的驱动而吸入空气的空气吸入口(6、6);在与从空气吸入口(6、6)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16);以及形成于箱体(9)且将在热交换器(16)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吹出至室内的空气吹出口(1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机具备室外机及室内机。其中,室内机使室内空气通过热交换器,形成被加热、冷却、除湿了的空气(调节空气),通过将其吹出至室内,从而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在室内机中,因由鼓风机产生的流入空气与构成室内机的树脂零件的摩擦,产生静电而带电。另外,在空气中漂浮的从地毯、毛毯、衣服等产生的纤维状的尘埃、非常细小的粉尘、灰尘等(以下,将这些总称为“尘埃”)也带电。因此,带电的树脂部件吸引流入空气包含的带电的尘埃,通过长期使用,尘埃会堆积于树脂部件。
另外,附着于树脂部件的表面的尘埃形成黑色的蜘蛛网状图案的污垢,成为使外观性降低的原因。进一步地,由于堆积的尘埃含有的霉菌孢子、真菌等(以下,简称为“霉菌等”),产生霉菌等在室内机繁殖的问题。因此,为了维持室内机的清洁度及外观性,使用者使用梯子等进行室内机的表面的擦拭打扫、使用吸尘器进行堆积的尘埃的打扫。
但是,室内机通常安装于室内较高部位(天花板附近等)。因此,为了进行室内机的清扫,使用者的负担较大。因此,已知有以减轻麻烦的打扫为目的维持室内机清洁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鼓风机,其用于空调机等,该鼓风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鼓风机的表面具备亲疏水涂膜,该亲疏水涂膜含有由平均粒径为2~10nm的二氧化硅微粒构成的亲水部和从上述亲水部突出的由平均粒径为50~500nm的氟树脂微粒构成的疏水部,进一步地,对上述鼓风机的正压面端部施加了与上述亲疏水涂膜的上述亲水部不同的材料的防水性涂层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213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作为尘埃附着于空调机的原因,认为在于,由于因运转时的室内循环空气与树脂部件的摩擦而产生的静电,树脂部件带电,尘埃进行附着。因此,认为,为了防止树脂部件的带电,将表面电阻值降低至使树脂不带电的1010Ω左右是有效的。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由于疏水性,包含表面电阻值高达1018Ω左右的氟树脂微粒。由此认为,树脂部件表面易于带电,并且尘埃依然容易附着及堆积于室内机。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良好地维持清洁性及外观性的空调机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了以下见解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宗旨涉及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室内机,上述室内机具备:鼓风机;收纳该鼓风机的箱体;配置于该箱体的正面侧且在表面具有亲水性被膜的前面板;形成于上述箱体且通过上述鼓风机的驱动而吸入空气的空气吸入口;在与从该空气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以及形成于上述箱体且将在上述热交换器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吹出至室内的空气吹出口。其它解决方案在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中进行叙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良好地维持清洁性及外观性的空调机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外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6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