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锰渣水洗液的综合利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25633.7 | 申请日: | 2018-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3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黎国兰;李松;羊建;周小利;朱越;李昭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1G45/00 | 分类号: | C01G45/00;C01C1/26;C09D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锰 水洗 综合利用 方法 | ||
一种电解锰渣水洗液的综合利用方法,(1)净化:在电解锰渣水洗液中加入重金属沉淀剂和活性炭,搅拌反应,过滤;(2)沉锰:加入碳酸氢铵,将锰沉淀为碳酸锰,之后进行压滤洗涤干燥,获粗碳酸锰;(3)脱氨:在沉锰余液中加入石灰,沉淀和脱氨反应后,固液分离,固态物调节pH,压滤干燥,得腻子粉,滤液泵入脱氨塔,脱氨后,溶液再用二氧化碳调节pH后回用洗渣;(4)碳化:从脱氨塔排出的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本发明通过循环生产工艺,在获得碳酸锰产品的同时,还能生产碳酸氢铵和石膏基内墙腻子原料两种产品,将锰渣中可溶性物质进行了充分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极大降低了处置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解锰废渣的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锰渣水洗液的综合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产生工业固废量较大,生产1吨电解锰产生4.5-10吨电解锰废渣,我国每年产生电解锰渣量达千万吨,锰渣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和氨氮,采用渣场堆积将耗费大面积的土地,而且渣场中可溶性氨氮和重金属离子将会随着雨水冲刷渗入到地下水、江河、土壤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直接危害周边人和动植物的健康,加上电解锰渣含水量较大,属于流态性物质,一旦发生溃坝,对河流、湖泊或土地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因此堆存的电解锰渣被称为“安全和环保的定时炸弹”,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电解锰渣主要危害在于其中可溶性氨氮和锰盐,因此,除去电解锰渣中可溶性的有害物质,消除或减轻其环境危害,是电解锰渣的处置中最优先考量的。目前所公开报道的方法中,有采用煅烧或固化方法分解锰渣中可溶性有害物质[CN 106756001,CN107601528,CN 105461264],或者采用水洗方法将其中可溶性物质洗出[CN106399701],但是,后者的关键问题在于洗出废液的低成本有效处置较困难,往往因经济效益不佳而阻碍了采用水洗方法无害化处理电解锰渣技术的应用。
专利(CN 101306425A)公开了一种电解锰渣综合利用的工艺,是将电解锰渣水洗液经蒸发浓缩,锰离子浓度达到36g/L后,分离硫酸铵晶体,作为电解液返回电解锰生产工序中。
专利(CN 106244802 A)公开了一种电解锰渣中锰的回收方法,将电解锰渣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所得含锰溶液,采用蒸发浓缩后返回作电解锰原料。
在以上公开的报道中,对电解锰渣的水洗液经过浓缩后返回到电解锰生产工艺中,将导致电解液膨胀,打破原工艺的水平衡问题,同时增大了电解液中镁盐的循环累积,镁结晶析出严重,使电解锰生产工艺的平稳性下降。
专利(CN 106756023 A)公开了一种用电解金属锰浸出渣制备醋酸锰的方法,以锰渣洗出液为原料,采用碳酸盐沉淀锰,获得的碳酸锰经过一系列除杂处理后获得醋酸锰,沉锰余液采用沉淀蒸氨获得氨水。该专利主要描述了醋酸锰的制备方法,就其所采用的工艺来说,没有涉及到循环生产,没有提到对蒸氨后的固液混合物的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解锰渣水洗液的综合利用方法,通过循环生产工艺,在获得碳酸锰产品的同时,还能生产碳酸氢铵和高品质石膏基内墙腻子原料两种产品,将锰渣中可溶性物质进行了充分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极大降低了处置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发明为电解锰渣的无害化及低成本处置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解锰渣水洗液的综合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净化:在电解锰渣水洗液中加入重金属沉淀剂和活性炭,搅拌反应,过滤;
(2)沉锰:在净化后的水洗液中加入碳酸氢铵,将锰沉淀为碳酸锰,之后进行压滤、洗涤、干燥处理后,获得粗碳酸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师范学院,未经绵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5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