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材料用环保印刷UV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5087.7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7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林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玲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C09D11/102;C09D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聚氨酯树脂 承印物 印刷 颜料 油墨 制备 环保 活性稀释剂 水性UV油墨 初步混合 光引发剂 搅拌分散 原料成本 制备工艺 研磨 抗菌剂 连接料 重量份 备料 附着 黏附 应用 | ||
1.一种包装材料用环保印刷UV油墨,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主要原料制成:水性聚氨酯树脂40-50份,颜料15-20份,填料8-15份,活性稀释剂14-20份,光引发剂3-5份,抗菌剂3-5份,助剂0.1-0.2份;
所述油墨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S1:将水性聚氨酯树脂、颜料、填料、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抗菌剂和助剂按重量份逐一称量备用;
步骤S2:将水性聚氨酯树脂、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抗菌剂和助剂混合,逐渐升温至45-50℃后,以2500-3000r/min的转速恒温搅拌分散48-60min;
步骤S3:在步骤S2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颜料和填料,继续搅拌分散均匀;
步骤S4:将步骤S3所得混合物加入研磨机中,研磨4-6次,至油墨细度小于3μm,制得包装材料用环保印刷UV油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材料用环保印刷UV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纳米TiO2和纳米ZnO按照质量之比为1:0.2-0.3复配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材料用环保印刷UV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为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与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质量比1:0.6-0.8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材料用环保印刷UV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酮和2-(4-甲基苄基)-2-二甲氨基-1-(4-吗啉苯基)-1-丁酮按照质量之比为2-3:1复配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材料用环保印刷UV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采用大蒜精油包覆体,大蒜精油包覆体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将麦芽糊精在68℃下溶于蒸馏水制成饱和溶液;取大蒜精油,用7-9倍体积的乙醇稀释后,逐滴加入到饱和溶液中搅拌35-40min,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将其放在4℃的冰箱中静置10-12h,抽滤,滤渣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分别洗涤3-5次后,于45℃真空干燥10-12h,制得大蒜精油包覆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包装材料用环保印刷UV油墨,其特征在于,麦芽糊精和大蒜精油的质量之比为8: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材料用环保印刷UV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四口烧瓶中设置冷凝管、温度计和搅拌器,向其中加入甲苯-2,4-二异氰酸脂和聚酯二元醇,通过保护气体N2,在80℃反应2h;反应完成后,加入二羟甲基丙酸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反应2.5h,再加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脂反应,待温度降到室温,加入三乙胺中和至pH为7.0±0.5,将产物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水性聚氨酯树脂乳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包装材料用环保印刷UV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甲苯-2,4-二异氰酸脂、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季戊四醇三丙烯酸脂的加入的质量之比为10:4:0.2:0.3:0.8-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包装材料用环保印刷UV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二元醇和二羟甲基丙酸,使用前在103℃的条件下真空干燥8-10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材料用环保印刷UV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水性聚氨酯树脂、颜料、填料、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抗菌剂和助剂按重量份逐一称量备用;
步骤S2:将水性聚氨酯树脂、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抗菌剂和助剂混合,逐渐升温至45-50℃后,以2500-3000r/min的转速恒温搅拌分散48-60min;
步骤S3:在步骤S2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颜料和填料,继续搅拌分散均匀;
步骤S4:将步骤S3所得混合物加入研磨机中,研磨4-6次,至油墨细度小于3μm,制得包装材料用环保印刷UV油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玲,未经林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50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