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管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24696.0 | 申请日: | 2018-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2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付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景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A01K63/04;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养殖废水 服务器 废水水质 检测模块 废水处理 阀门 阀门控制模块 废水 废水分析 管控系统 水质信息 过滤池 微生物处理池 初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 处理效率 发出指令 实时检测 水质检测 系统反应 信息传输 预警模块 电连接 启闭 灵敏 存储 发送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管控系统,包括服务器、废水分析模块、废水处理模块、阀门控制模块、废水水质检测模块、预警模块;服务器,用于接收废水水质检测模块发送的水质信息、设定水质检测项的阈值以及发出指令;废水分析模块负责对服务器内存储的废水信息进行分析;废水处理模块,包括过滤池、初次沉淀池、微生物处理池以及二次沉淀池,废水通过管道进入过滤池,在管道上设有阀门;阀门控制模块,与废水处理模块内的阀门电连接,负责阀门的启闭;废水水质检测模块,负责实时检测废水的各项水质信息,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的服务器。本发明整个系统反应灵敏,提高了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较为迅速,在全国各地均设置了水产养殖点,给人们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然在一些养殖池内进行水产养殖时,往往每天有大量的废水排出,直接排出的废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水产养殖排放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管控系统,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管控系统,包括服务器、废水分析模块、废水处理模块、阀门控制模块、废水水质检测模块、预警模块;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废水水质检测模块发送的水质信息、设定水质检测项的阈值以及发出阀门控制指令、预警指令;
所述废水分析模块,与服务器连接,负责对服务器内存储的废水信息进行分析;
所述废水处理模块,包括过滤池、初次沉淀池、微生物处理池以及二次沉淀池,过滤池、初次沉淀池、微生物处理池以及二次沉淀池依次通过上端的水管连通,废水通过管道进入过滤池,在管道上设有阀门;
所述阀门控制模块,与废水处理模块内的阀门电连接,负责接收服务器的控制指令,并控制阀门的启闭;
所述废水水质检测模块,设在废水处理模块的过滤池内,负责实时检测废水的各项水质信息,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的服务器;
所述预警模块,接收服务器发出的预警指令,并进行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连接有数据库,数据库负责对服务器接收的水质信息进行存储以及对废水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进行存储。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水质检测模块包括高清摄像机、温度传感器、DO传感器、pH传感器、浊度传感器;
其中,高清摄像机实时对废水处理模块的处理情况进行视频拍摄,并将视频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废水处理模块的微生物处理池内,负责实时检测微生物处理池内的水温、并将信息传输至服务器;
所述DO传感器,设在废水处理模块的微生物处理池内,负责实时检测微生物处理池内的氧含量、并将信息传输至服务器;
所述pH传感器,设在废水处理模块的二次沉淀池内,负责检测二次沉淀池内的pH值、并将信息传输至服务器;
所述浊度传感器,设在废水处理模块的二次沉淀池内,负责检测二次沉淀池内水体浊度、并将信息传输至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预警模块包括显示屏、报警器,其中报警器进行闪烁报警,显示屏显示废水水质检测模块内高清摄像机拍摄的视频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预警模块外接有信息接收模块,信息接收模块负责在预警时接收服务器发出的视频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与系统内其他模块之间均采用无线信息传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景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亳州景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46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