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座椅主动式防潜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23934.6 | 申请日: | 2018-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0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42 | 分类号: | B60N2/4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机构 汽车座椅 启动杆 主动式 火药爆炸 连杆尾部 驱动装置 铰接 安全技术领域 车辆传感器 乘坐舒适性 长方形槽 乘员安全 火药驱动 碰撞发生 碰撞过程 依次连接 座椅移动 根启动 伸入 围合 首尾 垂直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主动式防潜装置,包括固定在座椅前端的防潜梁,还包括防潜连杆机构,防潜连杆机构由首尾依次连接的三个连杆围合而成,第一连杆中部固定在防潜梁上,第一连杆的头部与第二连杆尾部铰接,第二连杆的头部与第三连杆的尾部铰接,第三连杆的头部垂直插入一根启动杆,启动杆伸入开在第一连杆尾部的长方形槽内,启动杆连有火药爆炸驱动装置,火药爆炸驱动装置连有车辆传感器,启动杆上设有至少两个防潜连杆机构。本发明汽车座椅主动式防潜装置,通过火药驱动防潜连杆机构在碰撞发生时人体刚开始相对座椅移动之前到达指定防潜位置,平时保证乘员乘坐舒适性,在碰撞过程发生时保护乘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主动式防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导致每年由于交通事故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事件屡见不鲜,汽车碰撞时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其中,汽车座椅潜滑问题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汽车座椅潜滑系统中包括防潜梁,如图5所示,前碰过程中保证乘员坐盆位置的安全性,设置防潜梁区域需要兼顾安全性与舒适性的要求,然而传统防潜梁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座椅骨架前端,相对于乘员坐盆位置固定,防潜梁过高,会对乘员腿部造成顶腿感,降低了驾乘体验,防潜梁过低,又无法起到更高的防护效果,安全性与舒适性相悖,无法同时兼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座椅主动式防潜装置,通过火药驱动防潜连杆机构在碰撞发生时人体刚开始相对座椅移动之前到达指定防潜位置,平时保证乘员乘坐舒适性,在碰撞过程发生时保护乘员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汽车座椅主动式防潜装置,包括固定在座椅前端的防潜梁,还包括防潜连杆机构,所述防潜连杆机构由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围合而成,所述防潜连杆机构与所述防潜梁垂直,所述第一连杆中部固定在所述防潜梁上,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杆伸向所述座椅前部的头部与所述第二连杆尾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头部与所述第三连杆的尾部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头部垂直插入一根可自由旋转的启动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尾部开有长方形槽,所述长方形槽与所述第一连杆平行,所述启动杆伸入所述长方形槽内,所述启动杆连有推动所述启动杆在所述长方形槽内向所述座椅前部方向移动的火药爆炸驱动装置,所述火药爆炸驱动装置连有车辆传感器,所述启动杆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防潜连杆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中部设有凹槽,所述防潜梁位于所述凹槽内,使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防潜梁更加稳固。
优选地,还包括一块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防潜连杆机构第三连杆一侧的上方,所述防潜连杆机构的第三连杆均固定在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当所述启动杆在所述长方形槽内向所述座椅前部方向移动时,所述防潜连杆机构通过铰链转动抬升并锁止,所述盖板平衡了所述第三连杆的受力,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防潜连杆机构降低了防潜梁高度,在正常行驶状态中,主动防潜未触发,防潜区域较低不会对乘员腿部造成顶腿感,提升了驾乘体验,在前碰发生时,主动防潜触发,迅速驱动防潜连杆机构到达最佳防潜位置,阻挡乘员骨盆向前移动,减小乘员在碰撞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兼顾了舒适性和安全性;
2、在汽车发生碰撞时,通过火药爆炸驱动装置瞬时驱动防潜连杆机构,反应速度快,有效提高了座椅的防潜性能;
3、结构简单,不过大影响传统骨架结构,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座椅主动式防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防潜连杆机构触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39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能量吸收装置的车辆座椅
- 下一篇:一种提高汽车舒适性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