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盐酸奎宁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2990.8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6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蒋锋;周健;陈梦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49;A61K47/10;A61K47/02;A61K47/12;A61L2/04;A61P33/06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地址: | 21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盐酸奎宁 注射液 制备 氢氧化钠 丙二醇 甘露醇 马来酸 配方设计 质量标准 注射用水 副产物 混合液 稳定剂 有效地 质量份 助溶剂 灭菌 控温 灭活 配方 细菌 | ||
本发明公开了二盐酸奎宁注射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二盐酸奎宁100份,甘露醇0.05~0.8份,氢氧化钠0.01~0.3份,马来酸0.01~0.3份,丙二醇0.03~0.5份和注射用水400~4000份。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二盐酸奎宁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配方设计科学,通过稳定剂丙二醇,助溶剂甘露醇及pH调节剂氢氧化钠和马来酸来使整个配方制备更严谨、副产物尽可能少,采用多级控温灭菌的方式,有效地对混合液中可能存在的细菌进行灭活,达到了注射液的质量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二盐酸奎宁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奎宁是喹啉类衍生物,能与疟原虫的DNA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抑制原虫的蛋白合成,作用较氯喹为弱。另外,奎宁能降低疟原虫氧耗量,抑制疟原虫内的磷酸化酶而干扰其糖代谢。奎宁也引起疟色素凝集,但发展缓慢,很少形成大团块,并常伴随着细胞死亡。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原虫的核和外膜肿胀,并有小空泡,血细胞颗粒在小空泡内聚合,此与氯喹的色素凝集有所不同。在血液中,一定浓度的奎宁可导致被寄生红细胞早熟破裂,从而阻止裂殖体成熟。本品对红外期无效,长疗程可根治恶性疟,但对恶性疟的配子体亦无直接作用,故不能中断传播。二盐酸奎宁注射液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主要用于治疗脑型疟疾和其他严重的恶性疟。传统的二盐酸奎宁注射液制备过程复杂,而且热源及细菌含量容易超标,已经不符合日渐严谨的标准控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二盐酸奎宁注射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二盐酸奎宁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二盐酸奎宁注射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二盐酸奎宁100份,甘露醇0.05~0.8份,氢氧化钠0.01~0.3份,马来酸0.01~0.3份,丙二醇0.03~0.5份和注射用水400~4000份。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二盐酸奎宁注射液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二盐酸奎宁100份,甘露醇0.2份,氢氧化钠0.05份,马来酸0.03份,丙二醇0.1份和注射用水2000份。
制备上述二盐酸奎宁注射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量取各组分待用;
(2)取注射用水总量的50~70%和甘露醇进行混合,混合时间20~40min;
(3)将二盐酸奎宁溶于步骤(2)所得的溶液,进行不低于30min的混合;
(4)取二盐酸奎宁质量0.05~0.1%的活性炭颗粒进行高温灭菌,控制温度不低于80℃,持续1~2h;
(5)将步骤(3)所得的溶液与活性炭、氢氧化钠、马来酸、丙二醇、剩余注射用水进行混合,并在离心机作用下离心30min以上;
(6)将步骤(5)所得混合液进行无菌过滤,滤去前述步骤加入的活性炭颗粒,并根据需要进行罐装;
(7)将罐装后的混合液进行多级高温灭菌,第一级将温度升至50~55℃,加热40~60min,第二级将温度升至65~70℃,加热20~40min,第三级将温度升至80~85℃,加热15~20min,后冷却至室温即可。
其中,所述步骤(2)~步骤(6)在不高于25℃的环境下完成,优选温度为15~20℃。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存在以下优点:
(1)配方设计科学,通过稳定剂丙二醇,助溶剂甘露醇及pH调节剂氢氧化钠和马来酸来使整个配方制备更严谨、副产物尽可能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2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