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处理过程的焚烧换热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22470.7 | 申请日: | 2018-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0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宏;傅志易;金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4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 代理人: | 王佳健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室 燃烧室 四通换向阀 裂解气 焚烧 焚烧炉燃烧室 垃圾处理过程 冷热气体通道 蓄热式换热器 焚烧炉炉体 周期性交替 燃料 换热过程 换热系统 排气通道 吸热作用 循环利用 中温空气 二恶英 焚烧炉 换热器 热裂解 放热 废热 换热 裂解 节约 垃圾 能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焚烧换热器,它包括焚烧炉炉体,焚烧炉中的燃烧室,位于燃烧室上方的燃料通入通道,焚烧炉燃烧室与蓄热室相连的排气通道,两个用于换热的蓄热室,连接两个蓄热室的四通换向阀,燃烧室上方的燃料通入通道分别有两处,一处通入的是垃圾热裂解后的裂解气,一处通入的是中温空气,在换热过程中,一个蓄热室起到吸热作用,另一个蓄热室起到放热作用,并且通过蓄热室下方相连的四通换向阀来控制,使得冷热气体通道周期性交替,达到循环的目的。本发明既循环利用了工业固废热裂解所得的裂解气,节约能源,又通过蓄热式换热器,减少了有毒气体二恶英的产生,保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热裂解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裂解过程中的一种焚烧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伴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越来越多,为了能够减轻工业固废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现象,采用热裂解技术能有效地处理工业固废,还能将工业固废变为有用的气、油,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在热裂解过程中,将热裂解所得的碳黑与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另外将得到的裂解气与裂解油利用起来。其中,通过将所得的裂解气重新燃烧后,经过换热装置后,将热量重新用于工业固废热裂解中,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为了能够达到要求,对焚烧炉与换热器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在燃烧裂解气的过程中,利用废气热量时,极易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二恶英。为了能够避免产生二恶英,需要实现快速降温,减少气体在一定温度域的时间。
如何在焚烧裂解气时有效地利用废气热量,并避免有毒气体二恶英的产生,焚烧炉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对工业固废处理的现状,能够有效利用焚烧裂解气的热量,降低产生二恶英的可能性,设计了一种工业固废垃圾热裂解处理的新型焚烧换热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包含一个焚烧炉和一个蓄热式换热器,其中焚烧炉包括炉体内的燃烧室、两个与炉体内部燃烧室相连接的燃料通入通道、两个分别与换热器中的两个蓄热室相连接的气体通道。蓄热室换热器包括两个内含蓄热球的蓄热室、位于蓄热室顶部通往外部的气体通道以及分别与两个蓄热室底部相连通的四通阀。
进一步地,燃料通入通道分别位于焚烧炉上方的两边,一边通入裂解气,一边通入中温空气。两者以一定的比例通入焚烧炉内的燃烧室中燃烧。
进一步地,焚烧炉中含有多种传感器,其中有温度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是燃后高温废气的温度,含氧量传感器能测量燃烧炉中的含氧量,根据含氧量的多少能够反应燃烧过程是否充分,压力传感器测量的是燃烧室的压力,可通过控制排风机来维持室内压力过大或过小,以此减少安全风险。
进一步地,换热器的四通换向阀其中两边分别连接的为换热器的两个蓄热室,另外一边通入的为纯净的冷空气,吸收蓄热室中的热能,最后一边为通过蓄热室后变为低温废气处理装置,以此防止环境的破坏。换向阀的换向策略可由PLC控制系统控制,也可在紧急情况下由现场的工作人员控制,做到灵活方便又提高了安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将热裂解工业固废所得的裂解气在焚烧炉中焚烧后,所得的高温废气经过蓄热式换热器将其中的热量收集起来,重新利用于工业固废热裂解环节中,与传统工业的裂解气处理相比,既循环利用了工业固废热裂解所得的裂解气,节约能源,又通过蓄热式换热器,减少了有毒气体二恶英的产生,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焚烧换热系统的流程图;
图2为焚烧换热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描述仅作为示范和解释,并不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24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