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轴承内外圈同步打磨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21558.7 | 申请日: | 2018-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9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胡良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良田 |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399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装置 磨边 转盘 轴承 打磨 上部定位块 下部定位块 打磨设备 汽车轴承 限位组件 内外圈 加工 打磨组件 对称设置 加工效率 竖直活动 外圈表面 往复活动 轴承加工 轴承内圈 自身轴线 柱顶端 避让 承托 内圈 转动 | ||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轴承内外圈同步打磨设备,包括用以承托轴承并且对其外圈表面进行打磨的第一打磨装置、设置在第一打磨装置正上方并且用以对轴承内圈进行打磨的第二打磨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一打磨装置周边的四个限位组件,第一打磨装置包括加工柱、设置在加工柱顶端的下部定位块和上部定位块,上部定位块通过避让组件能够竖直活动的设置在下部定位块的正上方,加工柱的上半段套设有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磨边转盘,磨边转盘上设有能够沿其径向往复活动的外圈打磨组件,四个限位组件中每两两对称设置在磨边转盘的周边,本发明能够对轴承的内圈以及外圈同步进行打磨工作,极大的提高了轴承的加工效率以及整体的加工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轴承内外圈同步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而且它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对主机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轴承在制作后,需要对其外圈表面以及内圈表面进行精密的打磨工作,保证轴承后期的有效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号为CN20171139869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轴承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立柱和横梁,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下方设置有一号轴承夹具,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螺纹连接丝杠,所述丝杠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二号轴承夹具,所述固定块与二号轴承夹具之间设有一号皮带轮,所述工作台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二号皮带轮,所述二号皮带轮通过传动带与一号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工作台表面设有凹槽,所述伺服电机一侧设置有吸尘器。该轴承打磨装置通过设置有吸尘器,吸尘器可以有效的对轴承打磨的渣料和粉尘进行吸收处理,从而有效给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上述方案的技术缺点是:该装置只是针对于轴承的内圈进行打磨以及对于打磨后的废料是如何处理的,但是并没有提轴承的外圈是如何打磨的,这样的话,轴承内圈以及外圈如果分开进行操作,就会十分浪费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轴承内外圈同步打磨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轴承内外圈同步打磨设备,包括用以承托轴承并且对其外圈表面进行打磨的第一打磨装置、设置在第一打磨装置正上方并且用以对轴承内圈进行打磨的第二打磨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一打磨装置周边的四个限位组件;
第一打磨装置包括呈竖直的加工柱、设置在加工柱顶端的下部定位块和上部定位块,上部定位块通过避让组件能够竖直活动的设置在下部定位块的正上方,加工柱的上半段套设有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磨边转盘,磨边转盘上设置有能够沿其径向往复活动的外圈打磨组件,四个限位组件中每两两对称设置在磨边转盘的周边;
所述磨边转盘的周边开设有一个缺口,外圈打磨组件包括填充块、外圈电机和外圈刀具,填充块能够活动的设置在缺口内,外圈刀具呈竖直铰接在填充块靠近磨边转盘轴心处的前端,外圈电机安装在填充块的底部并且用以驱动外圈刀具绕自身轴线转动,磨边转盘的顶部设置有用以驱动填充块能够沿磨边转盘的径向往复活动的径向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定位块包括与加工柱顶端共轴连接的第一限位外圈以及设置在第一限位外圈内的第一限位内圈,第一限位外圈与第一限位内圈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斜杆固定连接,并且二者的顶端面分别设有与各自外径相匹配的第一环形条,第一环形条的顶端面为棱角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定位块包括第二限位外圈以及设置在第二限位外圈内的第二限位内圈,第二限位外圈与第二限位内圈同轴设置,并且二者之间通过若干第二斜杆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外圈与第二限位内圈的顶端面分别设有与各自外径相匹配的第二环形条,第二环形条的顶端面为棱角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良田,未经胡良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1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环保材料用表面打磨装置
- 下一篇:汽车轴承内外圈同步打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