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0513.8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2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董红红;周晓青;周小峰;杨庆;杨路滨;李海天;董林辉;蔡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长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10 | 分类号: | C12N11/10;C12N11/04;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逯恒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化微生物载体 凝胶溶液 包埋 产气化合物 交联剂 制备 海藻酸钠 聚乙烯醇 菌液 污水处理 氢离子 硼酸 多孔隙结构 凝胶小球 氯化钙 水中 加热 冷却 溶解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的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加入水中,加热使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充分溶解,得到第一凝胶溶液,将所述第一凝胶溶液冷却至20℃‑40℃;提供菌液与产气化合物溶液,所述产气化合物为与氢离子反应能够产生气体的化合物;将所述菌液、所述产气化合物溶液、所述第一凝胶溶液混合均匀,得到第二凝胶溶液;提供交联剂,所述交联剂为含有氯化钙与硼酸的水溶液;将所述第二凝胶溶液逐滴滴入所述交联剂中,得到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载体,所述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载体为具有多孔隙结构的凝胶小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制造工业的迅速崛起,机械加工、电镀及冶炼等工业在进行金属表面处理时,常常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洗涤,产生大量洗涤、冲淋废水。金属表面处理废水富含各种有机物、高磷、高氮及有毒有害重金属。高含量的氮不仅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对此类废水进行脱氮处理至关重要。
现阶段国内外处理金属表面处理废水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主要为化学法、生物法、生化结合法。金属表面处理废水中的氮多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化学法可以很好地脱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高磷,但无法实现对硝态氮很好的去除效果。传统的生物脱氮由于脱氮菌群生长较慢,容易随水流从系统中流失,因此难以维持生物反应器内较高的生物浓度,具有抗负荷冲击能力差、容积负荷率低等缺陷从而限制其大规模使用。
发明内容
采用固定化技术包埋活性污泥或菌剂的技术能够克服传统脱氮的不足。包埋固定化技术能针对性的对有效菌群进行固定,能够可选择性地提高泥龄,保持有效菌种的活性,大大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具有多孔隙结构,从而增强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载体的传质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具有较强的传质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含氮化合物的脱除率极高,并且污水处理效率很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加入水中,加热使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充分溶解,得到第一凝胶溶液,将所述第一凝胶溶液冷却至20℃-40℃;
提供菌液与产气化合物溶液,所述菌液为含有菌体的水溶液,所述产气化合物为与氢离子反应能够产生气体的化合物;
将所述菌液、所述产气化合物溶液、所述第一凝胶溶液混合均匀,得到第二凝胶溶液;
提供交联剂,所述交联剂为含有氯化钙与硼酸的水溶液;
将所述第二凝胶溶液逐滴滴入所述交联剂中,得到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载体,所述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载体为具有多孔隙结构的凝胶小球。
可选的,所述第一凝胶溶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百分比为10%-15%,海藻酸钠的质量百分比为1%-3%;
所述第二凝胶溶液中,所述菌体的质量百分比为15%-25%,所述产气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0.3%-0.9%;
所述交联剂中,硼酸的质量百分比为3%-5%,氯化钙的质量百分比为2%-6%。
可选的,加热使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充分溶解的方法为:将添加有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的水加热至100℃-130℃,保持10分钟至50分钟;
采用搅拌的方式使所述菌液、所述产气化合物溶液、所述第一凝胶溶液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长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长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0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