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杀菌组合物的药肥颗粒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20181.3 | 申请日: | 2018-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1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石葡萄;赵萍;朱琳;杜文博;朱晓琼;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A01N43/647;A01N43/80;A01P3/00;A01P2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姚敏杰 |
| 地址: | 714000 陕西省渭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药肥颗粒剂 杀菌组合物 生物刺激素 叶菌唑 霉灵 农业技术领域 杀菌活性 土壤生态 吸附 潜能 激发 | ||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杀菌组合物的药肥颗粒剂,包括生物刺激素以及吸附在生物刺激素上的叶菌唑和噁霉灵,所述叶菌唑与噁霉灵的重量之和占药肥颗粒剂总重量的0.1%~4.0%,所述生物刺激素的重量不低于药肥颗粒剂总重量的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活性高、改善土壤生态以及激发作物潜能的含杀菌组合物的药肥颗粒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药肥颗粒剂,尤其涉及一种含叶菌唑和噁霉灵以及生物刺激素的杀菌组合物的药肥颗粒剂。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农作物,占据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小麦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等病害是分布很广的病害,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小麦产区都有发生,对我国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迄今为止,还没有对上述病害具有完全免疫的抗性小麦品种。所以,小麦病害在生产上仍依赖于化学防治,用没有交互抗性的新农药来防治植物病害是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但是开发新品杀菌剂价格昂贵、周期长,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具有投资小、研制周期短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纷纷加大研制力度。
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中,施用肥料和农药杀菌剂是分开的,要两次或多次使用上述杀菌剂和肥料的做法,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次数,不利农业发展。将药肥颗粒剂一次施用能同时完成施肥和防病两道工序,避免了以往施药和施肥不能兼顾的情况,且两者复配后比单独使用化肥和农药相比,无论在杀菌效果、作物产量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节省时间和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对作物安全性高,符合国家农药零增长的要求。
另外,申请号是201610547356.6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含叶枯唑和噁霉灵的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虽然达到较好的病害防治的目的,减少用药次数,但解决不了植物对营养的需求,仍然需要花费劳力去施用肥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活性高、改善土壤生态以及激发作物潜能的含杀菌组合物的药肥颗粒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杀菌组合物的药肥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杀菌组合物的药肥颗粒剂包括生物刺激素以及吸附在生物刺激素上的叶菌唑和噁霉灵,所述叶菌唑与噁霉灵的重量之和占药肥颗粒剂总重量的0.1%~4.0%,所述生物刺激素的重量不低于药肥颗粒剂总重量的8%。
上述生物刺激素的重量不低于药肥颗粒剂总重量的30%。
上述生物刺激素的重量不大于药肥颗粒剂总重量的90%。
上述叶菌唑和噁霉灵的质量比是1:5~5:1。
上述叶菌唑和噁霉灵的质量比是1:1~5。
上述生物刺激素是细菌、微生物菌剂、生化材料、氨基酸、腐植酸、黄腐酸以及海藻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上述含杀菌组合物的药肥颗粒剂还包括与生物刺激素混合的助剂;所述助剂的重量不大于药肥颗粒剂总重量的10%。
上述助剂是分散助剂、缓释剂、粘结剂以及填料;所述分散助剂的重量占药肥颗粒剂总重量的0.5%~2%;所述缓释剂的重量占药肥颗粒剂总重量的0.1%~2%;所述粘结剂的重量占药肥颗粒剂总重量的0.1%~4%;所述分散助剂、缓释剂、粘结剂以及填料的重量之和不大于药肥颗粒剂总重量的10%。
上述分散助剂是玉米淀粉或甘薯淀粉;所述缓释剂是聚乙烯醇或阿拉伯胶;所述粘结剂是聚乙二醇或工业明胶;所述填料是碳酸氢钙、高岭土、硅藻土以及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0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