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19261.7 | 申请日: | 2018-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6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东;谭纪风;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7 | 分类号: | G02F1/137;G02F1/1343;G02F1/1335;G02B6/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导光板,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多个取光结构,多个显示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显示单元,包括:蓝相液晶层,位于蓝相液晶层的同一侧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遮光结构;各遮光结构与多个取光结构一一对应,且取光结构位于对应的遮光结构范围内;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均为准直偏振光,且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控制单元,用于在防窥显示模式时,仅控制第一光源出射光线,以使各蓝相液晶层等效为凹透镜结构,以及在正常显示模式时,控制第二光源出射光线,以使各蓝相液晶层等效为凸透镜结构。该显示装置结构简单,模式切换方式简单且两种模式不易混淆,防窥显示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显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进行购物或者账户交易等操作,在进行上述操作过程中,操作者经常需要在电脑、手机、自动柜员机、自动取票机等显示设备上输入个人信息,从而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因此,显示设备的防偷窥性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力求保证操作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现有技术中,防窥显示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而且整体器件尺寸较厚,另外,由于防窥显示装置自身结构的限制,防窥显示模式的光线路径与正常显示模式的光线路径不可避免的存在重叠,导致防窥显示模式与正常显示模式很容易混淆,因而防窥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窥显示装置的防窥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的多个取光结构,分别位于各所述取光结构出光侧的多个显示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蓝相液晶层,位于所述蓝相液晶层的同一侧用于向所述蓝相液晶层施加电压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蓝相液晶层背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遮光结构;
各所述遮光结构与多个所述取光结构一一对应,且所述取光结构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所述遮光结构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
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光源均为准直的偏振光,且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防窥显示模式时,仅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出射光线,以使各所述蓝相液晶层等效为凹透镜结构,以及在正常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光源出射光线,以使各所述蓝相液晶层等效为凸透镜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条状子电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在所述防窥显示模式和所述正常显示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的电压均满足: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中间指向两边的方向上,向各所述条状子电极施加的电压逐渐增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平行于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为与所述条状子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
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平行于所述条状子电极的延伸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位于各所述取光结构背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平坦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电极所在膜层位于所述蓝相液晶层所在膜层与所述平坦层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所在膜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所在膜层与所述平坦层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取光结构为取光光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9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