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听力的医用耳塞及其制备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19074.9 | 申请日: | 2018-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9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邵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明川 |
| 主分类号: | A61F11/08 | 分类号: | A61F11/08;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耳塞 听力 丹参 多酚 制备 血液微循环 耳朵组织 临床应用 皮肤吸收 有效活性 丹酚酸B 外耳道 耳廓 佩戴 延缓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听力的医用耳塞及其制备与应用。医用耳塞由耳塞和粘着在耳塞上的丹参多酚酸制成。制备方法为将丹参多酚酸,粘着在耳塞上即成。患者佩戴医用耳塞时,使丹参多酚酸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丹酚酸B,被部分耳廓和外耳道的皮肤吸收,促进耳朵组织血液微循环,进而达到改善听力,阻止或者延缓听力进一步减退的目的。本发明开创了一种新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改善听力,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较大的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医用耳塞,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听力的医用耳塞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约有3.6亿人患有听力障碍,占全球总人口的5%。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几乎每3个人就有1人存在耳聋或听力障碍。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水平提高,生活改善,老年人越来越多,听力障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听力障碍,是医学难题,至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药物,可用于治疗各种听力障碍。
改善听力,现有的方法主要依靠助听器。但是助听器存在不少缺陷:助听器是扩音装置,不能恢复耳朵正常的听觉,不能阻止和延缓耳朵听力进一步减退;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即语言分辨率差的耳聋,助听器的帮助不大;好的助听器价格昂贵,多数老人都买不起,使用也不方便。还有新发明的电子装置,可以植入耳朵改善听力,如振动声桥,人工耳蜗和听觉脑干,但是它们的价格比好的助听器还要贵5到10倍,电子装置老化后还要更新,这更加使多数老人用不起,而且植入电子装置的手术效果也不一定好。
人体衰老始于血液微循环功能障碍,耳朵听力衰退也无例外。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耳朵对供血障碍非常敏感,极可能出现血液微循环障碍,微血管栓塞,进而使听觉细胞失去营养供应,导致听力迟钝甚至耳聋。
中药丹参是家喻户晓的活血化淤药物,长期用于治疗心脑血管栓塞疾病。中医说的活血化淤,其主要内涵之一就是现代医学术语中说的促血液微循环,去微血管栓塞。临床证明,丹参多酚酸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多种微循环障碍疾病;在动物模型上,则发现其可以使微循环血流量显著增加,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多(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年第4期第21-23页)。实验证明,丹参多酚酸中活血化淤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是丹酚酸B(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223497.2)。
早在12年前,本发明人就发现自己有听力障碍,用了1万多美元,受商家广告影响,先后买过三付好的助听器,但是由于发明人患的是感音神经性耳聋,语言分辨率差,助听器的帮助不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的减退越来越厉害,甚至达到无法接听电话的程度。因此本发明人反复深入思考,能不能用其它不同于助听器的方法来改善听力?
如上述,听力衰退始于耳朵血液微循环功能障碍。如果一个药物能够有效地促进耳朵组织的血液微循环,那么这个药物就有潜力可以改善耳朵的听觉功能。实践证明了这个推理是正确的。本发明人长期从事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应用的研究,已有19年历史,对丹参提取物的性质和应用都比较熟悉。因此,本发明人试验用丹参提取物丹参多酚酸,促进耳朵组织血液微循环来改善听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助听器不足之处,研究设计粘着中药丹参多酚酸,促进耳朵组织血液微循环来改善听力的医用耳塞。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听力的医用耳塞。所述医用耳塞由耳塞和粘着在耳塞上的丹参多酚酸制成。
本发明基于以下原理:
(1)粘着在医用耳塞上的丹参多酚酸,特别是丹酚酸B,均易溶解于水。(2)丹参多酚酸在医用耳塞上的粘着,是亲水性物理吸附,粘着虽然牢固,其粉末不会掉下来,但一旦遇水就会被溶解出来。(3)皮肤有不显汗的“无感蒸发”,即在没有明显出汗的情况下,不知觉的皮肤水分的蒸发。这个蒸发24小时都在进行。上述特点相结合,使丹酚酸B通过皮肤的无感蒸发水,从医用耳塞上面缓慢地溶解出来,以“雨露滋润禾苗壮”的高效方式,被皮肤不间断地吸收,从而促进耳朵组织的血液微循环,达到改善听力,阻止或者延缓听力进一步减退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明川,未经邵明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9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耳蜗内磁铁工具
- 下一篇:一种冷热敷绷带





